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用水产 授人以鱼

(2014-06-20 10:36:29)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志内容
撰文:小乔尔· K. 伯恩 Joel K. Bourne, Jr.
摄影:布赖恩·斯凯利 Brian Skerry
翻译:王晓波
善用水产 <wbr>授人以鱼
孟加拉国库尔纳附近,索莱曼·谢克捧出他引以为傲的自家小水塘里的渔获:可以出口创收的淡水对虾。他父亲还在水塘里养鱼,而到了旱季,因鱼粪而肥沃的塘底又种上水稻——巧妙的混养使收成增加了两倍,又绝少环境污染的弊端。
Jim RichaRdson
善用水产 <wbr>授人以鱼
虾夷扇贝是天然的净水机,加拿大温哥华岛近海的一处实验性养殖场中,它们摄食鱼粪而兴旺生长。这里还养着海参和海带,用以摄取来自附近渔场的原生裸盖鱼的排泄物。

欣赏本专辑更多精彩图片 >>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蓝岭的山麓小丘之间,一座阴森潮湿的仓库中,比尔•马丁拎起一桶褐色的饲料颗粒,撒入狭长的混凝土水池。霎时水面翻腾,大如餐盘的肥白的罗非鱼涌了上来。
   蓝岭水产养殖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室内渔场之一,马丁总裁笑眯眯地看着这场癫狂的欢宴。“这是圣彼得之鱼——当年耶稣接济大众就是用的罗非鱼。”他粗重的 嗓音回响着,听起来像个布道者。然而马丁不像耶稣,他的鱼不是用来施舍的。他每天能卖掉5吨活鱼,供货对象是从华盛顿特区到多伦多的北美亚裔水产市场,而 且正计划在美国西海岸建设另一座渔场。“我采取的是养鸡业的模式,”他说,“区别在于,我养的鱼都很快活。”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问道。水面上的罗非鱼几乎挤成一张厚厚的席子,依我看用不着耶稣显示神迹,连渔夫圣彼得都能在上面走了。
  “一般来讲,它们要是不高兴就会集体死亡。”马丁说,“我这里从没出过整池鱼死光的事。”
   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的一座产业园养上几百万条原产于尼罗河的鱼种,看似不太搭调,但实际上,工业规模的养鱼场正在世界各地涌现。水产养殖业自1980年 以来扩张了约14 倍。2012年,其全球总产量超过7000万吨,从银光闪闪的鲑鱼,到长相磕碜、只有中国厨子才会青睐的海参,总量超过了牛肉,这显然是史无前例的,并且 几乎占到全球鱼虾贝类消费量的一半。人口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以及海产品有益于心脏健康的声誉,估计会在今后20年里把海鲜需求量推升35%以上。今日世 界对野生鱼类的捕捞量已停滞不前,专家认为,将来这些新增的需求基本都要靠养殖来满足。
  “我们没办法从野生鱼类身上获得人类所需的全部蛋白质。”斯坦福大学的食品政策专家罗莎蒙德·内勒说,“但一说起要在海洋中新开辟一种饲养产业,有些人就十分警惕。他们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做得妥妥当当。”
  提高警惕是很有道理的。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6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96
善用水产 <wbr>授人以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野性痴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