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痴迷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撰文:劳伦·斯莱特 Lauren Slater
摄影:文森特·J. 穆西 Vincent J. Musi
翻译:王晓波

美国俄亥俄州的约翰·马图斯在这只熊还是幼崽时,出于冲动买下了它。去年夏天他把熊送给了一家野生动物庇护所。“她需要与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在笼子里生活太孤独了。”

2011年,特里·汤普森把自己养的50只珍奇动物从笼中放出,然后自杀身亡。赞斯维尔市区外的执法人员射杀了这些动物。当时,俄亥俄州不要求珍奇宠物的豢养者办理执照或许可。
AP ImAges
摄影:文森特·J. 穆西 Vincent J. Musi
翻译:王晓波

美国俄亥俄州的约翰·马图斯在这只熊还是幼崽时,出于冲动买下了它。去年夏天他把熊送给了一家野生动物庇护所。“她需要与自己的同类待在一起。在笼子里生活太孤独了。”

2011年,特里·汤普森把自己养的50只珍奇动物从笼中放出,然后自杀身亡。赞斯维尔市区外的执法人员射杀了这些动物。当时,俄亥俄州不要求珍奇宠物的豢养者办理执照或许可。
AP ImAges
欣赏本专辑更多精彩图片 >>
在美国各地,普通人家的后院、车库和客厅里,人们的床上、卫生间和地下室中,被当做宠物驯养的野生动物与它们的主人共同生活着。研究者认为,美国家庭收养
的禽兽数量比栖居在该国所有动物园里的还多。珍奇宠物贸易是一项日进斗金的产业,但引来了从动物福利倡导者到野生动物保护者的一致抨击。他们说,把圈养条
件下繁殖的野生动物带回家中不仅危险,而且残忍,理应被归为犯罪。然而这个问题远不是黑白分明那么简单。
至少对于莱斯莉-安•拉什来说不是。她是一名驯马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城外有一片3公顷的农场。风扫过棕榈树时,枝叶间会发出簌簌的响声。拉什57
岁,慈眉善目,一头金发,以饲养、训练吉卜赛马为业。在她的马棚前面有一座用铁丝网围成的宠物园,里面养着三只雄性袋鼠、四只狐猴、一匹麂(一种原产于亚
洲的鹿)、一头迷你猪、一只蜜熊和一条狗。它们杂居一处:狐猴四处腾跃,袋鼠侧卧安眠,小猪乱拱泥地,麂挺着优雅的鹿角。
拉什神清气爽地在她的珍奇宠物中间信步穿行,把Cheerios麦圈拿给狐猴们吃。它们伸出像人一样的手,探进开了口的盒子,抓出满把麦圈,以近乎文雅的仪态一个一个地吃,嘴角积起畅快的涎。
四只当中,一只是环尾狐猴,两只是领狐猴,还有一只褐狐猴,各有名字。这类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大多惨淡,而野生领狐猴更是命悬一线。拉什相信,通过照顾这
些在圈养环境下繁殖的动物,她也为狐猴家族在世上的存续出了一份力。她对宠物的照顾极为精心,日夜不辍。天黑的时候,她走出铁丝围栏,带着她最喜欢的一只
狐猴“利亚姆”回到自己房间。它在她身旁的枕头上蜷成一团,伴她入眠。
袋鼠通常只在清晨和傍晚活跃,白天就显得慵懒,总是侧躺在阳光下摊开灰 褐色的身躯,粗大的尾巴拖在干燥的土里。但一入夜它们就会起来蹦跳,把脸贴在大大的玻璃窗上,看着待在家里的拉什,好似在说:让我进来嘛。拉什不会让进, 但它们年幼时确实是被她带回家养的。“我家这许多迷人的动物,物种各不相同,又来自不同的大洲,却居然能玩到一起。”她说完手一挥,指向园子里毛色各异、 晒太阳睡觉吃东西自得其乐的宠物们。她曾拍下它们玩耍的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狐猴从袋鼠头上跃过,惹得后者跳起来打转,满院子追猴。
尽管在澳大利亚偶有野生袋鼠攻击人类的报道,拉什的宠物们却没显出一丝好斗的迹象。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袋鼠原本就是白日嗜睡的动物,另一方面大概也与它 们已失去真正的野性有关:它们是在动物园出生的,其中两只已经绝育,而且早已习惯与人类接触。每一只袋鼠都是拉什亲手养大,戴过尿片,咬过奶瓶,一身光滑 的毛皮不知被人手摩挲过多少次。
拉什把自家的围栏称作“珍奇动物体验园”,来参观的人要买35美元的门票,这帮她分担了一些日常的饲养花费。 有些养了珍奇宠物的人每年要花几千美元:食肉兽每天要吃新鲜的肉排,杂食的灵长类有复杂的膳食需要,蛇必须要用活鼠来喂。拉什的袋鼠要吃掉大量谷物,而狐 猴会很快干掉堆成小山的水果和蔬菜。
拉什自己过得非常节俭,大部分钱都用来喂家里的动物了,时间投入更是惊人。“照顾它们是需要24小时操心 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她说,“但它们是我的家眷,它们需要我。我没法跟你说清那是怎样一种感觉。每天早上醒来,走进这个园子,所有的动物都冲过来迎接 我。我感受到它们的爱意,真是美好。”
“我的家眷。”她重复道,神色黯淡下来。“这一辈子,别人总是辜负我。我的动物们从来不会。”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6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97

袋鼠通常只在清晨和傍晚活跃,白天就显得慵懒,总是侧躺在阳光下摊开灰 褐色的身躯,粗大的尾巴拖在干燥的土里。但一入夜它们就会起来蹦跳,把脸贴在大大的玻璃窗上,看着待在家里的拉什,好似在说:让我进来嘛。拉什不会让进, 但它们年幼时确实是被她带回家养的。“我家这许多迷人的动物,物种各不相同,又来自不同的大洲,却居然能玩到一起。”她说完手一挥,指向园子里毛色各异、 晒太阳睡觉吃东西自得其乐的宠物们。她曾拍下它们玩耍的视频放到YouTube网站上:狐猴从袋鼠头上跃过,惹得后者跳起来打转,满院子追猴。
尽管在澳大利亚偶有野生袋鼠攻击人类的报道,拉什的宠物们却没显出一丝好斗的迹象。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袋鼠原本就是白日嗜睡的动物,另一方面大概也与它 们已失去真正的野性有关:它们是在动物园出生的,其中两只已经绝育,而且早已习惯与人类接触。每一只袋鼠都是拉什亲手养大,戴过尿片,咬过奶瓶,一身光滑 的毛皮不知被人手摩挲过多少次。
拉什把自家的围栏称作“珍奇动物体验园”,来参观的人要买35美元的门票,这帮她分担了一些日常的饲养花费。 有些养了珍奇宠物的人每年要花几千美元:食肉兽每天要吃新鲜的肉排,杂食的灵长类有复杂的膳食需要,蛇必须要用活鼠来喂。拉什的袋鼠要吃掉大量谷物,而狐 猴会很快干掉堆成小山的水果和蔬菜。
拉什自己过得非常节俭,大部分钱都用来喂家里的动物了,时间投入更是惊人。“照顾它们是需要24小时操心 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她说,“但它们是我的家眷,它们需要我。我没法跟你说清那是怎样一种感觉。每天早上醒来,走进这个园子,所有的动物都冲过来迎接 我。我感受到它们的爱意,真是美好。”
“我的家眷。”她重复道,神色黯淡下来。“这一辈子,别人总是辜负我。我的动物们从来不会。”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6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