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历史上以宁波为门户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外输曾对亚洲各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撰文:刘恒武
摄影:陈新宇
庆安会馆内正在举行越剧票友选拔赛。19世纪中期,甬埠行驶北洋的船商捐资创建庆安会馆,又名“北号会馆”。而南号船商则专营闽广和南洋等地贸易,其聚集场所安澜会馆紧邻庆安会馆南侧。
东钱湖附近史诏墓前的石像生伫立于竹林之中,只有一位当地村民兼任的文保员看护。两宋时期,宁波石刻艺术高度繁荣,不仅有大量石材与石刻作品对外输出,更有宁波石刻匠师东渡日本,传授技艺。
由海疆边城到海交重镇的涅槃从秦汉到魏晋,偏居浙东海滨的宁波地区始终处在历代王朝行政网络的末梢。汉晋时期,宁波称“句章”,故城位于今天宁波北部慈城镇王家坝一带,经考古专家勘探发掘表明,句章不过是一个周长约1200米、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的江滨小城。去年,宁波考古所许超博士带我们到考古现场参观故城遗址,望着余姚江边这片点缀着几座低矮小丘的逼仄地块,我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汉武帝时期横海将军韩说率领楼船军浮海讨伐东越王余善的出师之处,是东晋末年句章守将刘裕与孙恩水军惨烈交锋的战场,孙恩两攻句章未果,却让小城饱受战火蹂躏。之后,句章县治由残破不堪的余姚江滨故城迁到了奉化江支流鄞江之畔的小溪(今宁波西南鄞江镇),而小溪句章新县治后来就成为唐代明州最初的州治。公元821年,明州州城从小溪迁至三江口,最终实现了由海疆边城到海交重镇的涅槃,并为此后一千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5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