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嘉湖,辉煌与传承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文:艾绍强
摄影:邱建申
杭嘉湖地区水乡泽国交通便利,南宋以来为富庶之地,文化也非常发达。
宋代以来,杭嘉湖地区崇尚文化,出现大量私家藏书楼,这一风尚一直延续到近代。湖州嘉业堂是清末秀才刘承干1920年所建,这里收藏了大量古代书版。
苏伟纲说他从小喜欢看书也喜欢书画,做企业之后读书爱好依然保持,并开始收藏一些书画作品,特别注重与嘉兴有关的作品,历史上嘉兴不仅有项元汴等收藏大家,也有李日华、朱彝尊、沈曾植、王蘧常等书画大家,苏伟纲收藏的书画多数是嘉兴书画家作品。在收藏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藏品有关嘉兴历史,就对照阅读历史上嘉兴文人的著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著作只出版过一次,比如明朝冯梦祯的《快雪堂集》,从书中可以看到明末的社会现象、生活方式,人和人之间用什么样的态度交往等等。他就想,把嘉兴有影响的文化先贤的著作整理出来,让嘉兴文脉承传。于是从2008年夏天开始,苏伟纲出资,邀请苏州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在读博士丁小明执行,开始编纂《嘉兴文献丛书》,第一辑第一册《快雪堂日记》于2010年出版之后,迄今已经出版三辑,收录十多种嘉兴明清文人作品。
苏伟纲说他出资编辑出版《嘉兴文献丛书》“有别于经济投资,不是追求经济价值,完全是喜欢。”苏伟纲投资丛书点校、编辑、印刷等全部费用,卖书收入与他没有关系,都归出版社。他说自己不打算投很多钱,每本十来万,但打算细水长流,每年出一套,可能出到老为止;也不想追求轰动效应,就是个人的爱好。
嘉兴自隋运河凿通,经济发展带动文化兴盛,读书人多,藏书家随之涌现,史载北宋嘉兴有赵衮的赵公园藏书万卷。南宋杭州为刻书业中心,嘉兴为图书流通中心,岳飞的孙子岳珂任嘉兴军府兼劝农使,刻印《九经》《三传》,清代藏书家钱泰吉《曝书札记》认为其书“详审精核,不可不家置一编也”;王国维《两渐古刊本考》列举的古刊本中就有18种为嘉兴刻印,可见南宋嘉兴的刻书业也比较发达。明清以来,嘉兴的项元汴、项笃寿、高承埏、曹溶、朱彝尊、沈嗣选等人不仅是海内外知名的藏书大家,也刊印了许多书籍,其中项笃寿所刻之书被叶德辉列为“明人刻书之精品”,包柽芳所刻之书在浙江刻书史上有一定地位。
苏伟纲出资点校出版嘉兴先贤著作,可以说是对嘉兴文化传统的一种承继。而通过范笑我,我了解到还有许多嘉兴文化人,笔耕不辍,默默传承嘉兴文脉。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5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