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撰文:瞿炼
摄影:陈新宇
宁波保国寺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年间,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之一,用材硕大,气势恢宏,宋代的建筑艺术对东亚地区的寺庙建筑产生过较大影响。
宁波古称“明州”,建城历史可以上溯至唐代。长庆元年(821),在今天姚江和奉化江汇流的三江口附近建起了一座“子城”,为以后一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意思的是,明州城内有日湖和月湖,日月交映,正合着一个“明”字。
延庆寺原本就在日湖中央的湖心小岛上,到了民国年间,因为湖面淤塞,岛屿成了陆地,只延庆寺的山门前还残存一片狭窄的水面,成为古寺的放生池。常盘大定走进延庆寺,僧人刚下早课,正是万籁初寂、钟磬余音的清晨。常盘的调查非常细致,他把寺院布局、建筑形式、佛像配置,甚至匾额、楹联一一记录。他发现,天王殿和大殿是新落成的,天王殿的两侧是和佛教毫无关系的吕祖殿与关帝庙。他向住持询问元代名碑《祖庭世统题名碑》和《施造千佛因缘碑》的去向。答曰“早已不存”。又问《达摩大师画像》《四祖信大师画像》《罗汉画像》等宋代佛画的下落。住持答不上来,只领着他走进关帝庙,庙内的砖墙上包砌着几块宋碑,可惜都残缺不全。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5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