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城考

标签:
文化 |
分类: 杂志内容 |
撰文:杜正贤 杭州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
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高宗自扬州逃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仓促间以北宋杭州州府为行宫。接着开始了皇城部分主体建筑的建设,当时的建筑规格、宫殿数量、技术工艺等方面都力求俭省,不事奢华。绍兴八年(1138)宋金和谈成功,宋高宗颁诏确立临安府为驻跸之地,称行在所,临安城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都城。金国允诺遣返宋高宗生母韦太后,宋高宗遂诏令修建皇太后殿,绍兴九年开始修建慈宁殿,由临安府采办工料,并由修内司予以修建。尽管此时的大内依然比较粗疏简陋,但是其南宫北寝之布局已经确立,皇上、皇后、皇太后寝殿完成规划建设。绍兴十一年(1141),第二次宋金和谈达成,更大规模的宫殿建设由此铺陈开来。“三月八日诏令临安府于城内择地,依礼制建筑社稷坛壝,并修盖行事官致斋所,亦随宜修盖。”皇城内也大兴土木,修建了大庆殿和垂拱殿两座大殿。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让帝位。他没有择地另建太上皇宫殿,而是搬出大内,将秦桧旧第改建而成德寿宫作为太上皇宫。由此,南宋皇城出现南北二大内的局面。宋孝宗以后南宋诸帝,对皇城宫殿“罕所增益”。咸淳四年(1268)宋度宗将北宫部分宫殿改为宫观宗阳宫,并将其余部分改为民居,南宋皇城大内北宫并存的特殊格局结束。
(欲知完整故事,请阅读《华夏地理》2014年5月号)
原文链接:http://www.ngmchina.com.cn/web/?action-viewnews-itemid-24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