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十三陵的裕陵是英宗朱祁镇的陵寝,其年号有两个,即正统和天顺,在两个年号中间还有个景泰的年号,也就是英宗在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被瓦剌军队俘虏,其弟朱祁钰称帝改元景泰,景泰八年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改年号天顺。英宗驾崩后其子朱见深(宪宗)继位,改元成化,死后葬在了茂陵。
为何要说到英宗和宪宗的裕陵和茂陵呢?是因为在这两座陵寝内均有“树盂”,这在其它明皇陵里是没有的,清皇陵也没有传承这个物件。
“树盂”是何物、名称何来呢?顾名思义“盂”是盛物体的盆状物(如痰盂、氺盂等),“树盂”就应该盛装树木用的。不过笔者分析认为,所谓“树盂”其实是在树木的树干贴近地面处,用石头雕刻的石雕把树干底部围起来,起到一个装饰作用,“盂身”和“盂座”不是整体的,均是几块儿雕刻组合在一起的,树栽种好后将其在树干下部组合起来,有些像“夹杆石”,但是又没有“夹杆石”的稳定作用,纯属装饰,并非盆状物体。
为此笔者对“树盂”的名称提出质疑,不知“树盂”一说是出于史料还是“专家”随口,不过要为这个物件起个更为合适的名字也还真是为难了。
再有为何只有英宗和宪宗爷俩的陵寝里有这个“树盂”呢?难道和“土木之变”有关?在此存疑留给知者解惑吧!
笔者没有见过茂陵内的“树盂”,所以只能看看裕陵的“树盂”了。
英宗明楼内的朱砂碑

陵寝门内和石牌楼之间有一对儿“树盂”


石五供两侧有一对儿“树盂”



分为“盂身”和“盂座”,中间上下贯通


这是修复前的照片,可见座和身都是分体的(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