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始建于康熙,雍正朝扩建初步完成了圆明园的大致格局。此时圆明园随着扩建太监也逐渐增多,其年老出宫后的养老与身后之地也成了问题,为此在雍正十年(1732年),圆明园太监首领们召开了“公仝会议”,商定并购置玉泉山东麓四槐居的五圣庵作为家庙养老,同时购置阳宅、阴宅和香火地等,并勒石立碑于阴宅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圆明园太监墓地逐渐外扩,后又在四槐居村东侧的槐树居村购置了阴宅。
不过随着现在的房地产开发槐树居墓地已经圈进了“御园”别墅区内,四槐居墓地也仅存古树若干,雍正年所立石碑于上世纪移置部队造纸厂,后颐和园恢复耕织图景区将石碑立在了耕织图。
石碑碑文如下:
碑额:万古长春
碑文:皇都西向,放旷坦夷,恢廓不蔽,面东而西而北环列皆山水秀丽,惟西向玉泉山为尤,胜山之胜处,而且东南向有寺曰观音庵。
国朝雍正十年,公仝会议知心立志,始制西南向五圣庵家庙,共房九间用银二百七十两,莹地一块四直分明:南至官道,西至官地,北至官地,东至王家地,共计二十四亩九分二厘,价银二百四十九两二钱。周围石墙一百八十一丈,用银九百五两;自置阳宅房十九间,用银七百六十两;阴宅房九间,用银三百六十两;香火地三十亩,价银二百四十两;柏树二百六十五棵、杨树九十六棵、果松十棵、槐树十二棵。
公择其地,泉山之左,地脉直接,泉水互相联络,周环山势木盛而阴浓、泉深而壤厚,实天然之福地也。咸为寿藏,以修其归,山之下踪迹相望,心愿相和,永远之基业也。
圆明园总管首领等公仝会议
张承恩 张兴邦
张鳳 孙朝贵
蔺起贵 王进朝 张玉柱
王国柱 李裕 邢奉德
王成瑞 张进功 王进玉
李进朝 张义
宋进兴 齐成
柴玉 胡国泰 纪文
彭得法 王太平 徐文耀
蒋成 李德 庞贵
杨进孝 徐文升 郭□□ 张□ 张文烁
王国泰
刘永祥
孙奇 于起凤
郝□敏
陈九卿 王辅志 吴进喜
杨林 杜志英
曹国荣 王辅明 张成
杨忠 史进朝 冯玉
王守□
陈玉 高进忠 刘贵
赵得□
徐守立 王自立 杨忠
王进保 魏进保 郭兴玉
宋□京
雍正十年七月吉旦日勒碑刻铭
红圈内为圆明园四槐居太监墓

前些年照的阴宅





现在圈进“御园”别墅区的槐树居太监墓

阳宅

仅存的墓冢




散落的乾隆年圆明园太监墓碑

皇清诰封圆明园......

现立于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雍正年“圆明园总管首领等公仝会议”石碑

碑额篆书:万古长春

碑文,点击可看大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