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2014-07-14 08:11:42)
标签:

敕建实胜寺碑记

实胜寺叠去岁韵

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

十全武功

文化

分类: 碑刻、摩崖造像

       1749年(乾隆十四年)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后为庆祝此役胜利,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南麓利用旧寺鲍家寺改建实胜寺,并立碑两统,两碑碑阳均为乾隆御书“敕建实胜寺碑记”。两碑一统在演武厅南侧果园碑亭内,一统立于实胜寺内。

 

         解小敏所著“香山演武厅健锐营相关碑刻辨识”中载: 实胜寺及其内的石碑今均已不存。北图藏有该碑拓片(京6043号)。拓片高194厘米,宽107厘米,侧饰缠枝花。高宗弘历御制并正书,额篆书“御制”二字。与碑亭内石碑不同的是该碑阳面汉文,阴面藏文,其余两侧未刻碑文“。有关实胜寺的石碑曾经写过博文介绍,可参看链接:关于“实胜寺”的四座碑刻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emvo.html

 

         这次重点说说实胜寺内的石碑,也就是解小敏先生所说的“今已无存”“其余两侧未刻碑文”的那统石碑。

      实胜寺确实消失了,可是寺内的石碑保存了下来。不知何时移置旭华之阁南侧的私人休闲会所里了,不知是从它处移来还是原地立起,如知其源当可知实胜寺当年的具体位置了。

       石碑碑阳为汉字,乾隆御书“敕建实胜寺碑记”,碑阴为藏文,这点可以说明实胜寺为藏传佛教,为此也间接佐证乾隆平定大小金川时掠回的番人为藏族,而非苗族。当年这些番人就居住在实胜寺边上的番子营,实胜寺也成为番人们念经修道之所。

      最主要的是石碑的碑侧镌刻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御题诗句“实胜寺叠去岁韵”,原来是乾隆于1788年派福康安平定了台湾林爽文起义后赋诗并镌刻于实胜寺“重建实胜寺碑记”碑侧,一统石碑上镌刻乾隆两首诗,且两首诗作相隔三十九年,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其一生最满意的主要是十次战事,号称“十全武功”,此石碑上记载了“十全之两全”,在北京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

 

    现将《实胜寺叠去岁韵》辑录如下:

 

           实胜寺叠去岁韵   

      实胜寺每兆实胜,蒙天恩不可无记。

      匪予始乃自太宗,松杏山攻率子弟。

      敬述此事用此名,西域金川早如志。

      以为是后应偃武,与民休息可无事。

      不意丙午岁之冬,台湾邪教萌逆计。

      两提臣乃互观望,不敢首进更退避。

      以此养痈贼蔓延,攻城掳社猖獗至。

      更命重臣征劲兵,百巴图鲁嫻师律。

      屡战屡胜擒二竖,三月功成乱反治。

      幸哉未致辱前名,不然何以掩斯愧?

                 乾隆戊申清和月中澣叠去岁韵御笔

 

 

(图片均为大图,可点击看原图)

 

石碑的全貌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如意云纹碑额,篆书“御制”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碑身之阳:敕赐实胜寺碑记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碑身之阴:藏文“敕赐实胜寺碑记”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碑侧乾隆《实胜寺叠去岁韵》,落款可见“戊申清和月中澣”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御制诗局部
一统少为人识的乾隆御制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