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2014-05-26 13:52:49)
标签:

房山区文物登记

大安山村古道

护村桥

过街楼

古戏台

分类: 古建、建筑遗存

 

 

        上次写了北京房山区大安山村“重善桥”始建年代的错误。参看链接:纠正古桥“重善桥”始建年代的错误_颐和吴老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f5fe.html,5月21日《法制晚报》以“古桥一上网,早生几百年”为题对此桥也进行了报道,房山区文委解释说是录入时出现差错,并答应马上更正。时至今日,房山区文委网站公布的文物普查名单还是依旧,未做任何更正。

 

      索性这次把房山文物对该村几处文物年代错误记录下来。《北京市房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名录》中针对大安山村的几处文物登记年代出现不少问题,该村登记文物共计八处,竟有五处有错误或是不准确。两座清代古桥(重善桥和护村桥)登记为明代;古道和过街楼(登记为圈门)最晚也为清代登记成近现代;古戏楼登记成明代也不知其依据是什么。从出现的问题来看不是拿录入出现笔误当说辞就能够说得过去的。

 

 

这是房山文委网站的截图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护村河上“护村桥”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桥额:护村河,年款为光绪二十二年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看看《房山县志》刘青绶所撰“房山县志创修桥道记”的记载,明确记述了“护村桥”创建年代:

      房山县志创修桥道记----刘青绶

      房山西北有大安山去县治百里,即五代史刘仁恭僭伪所据也。其山多石少土、少谷多木,而悬崖峭壁之下实无地,居民不煤谷不足用,则于煤乎仰食。然风俗朴茂财用撙节,较通都大邑之民转觉有丰而无嗇。

      光绪十四年淫雨为灾崖裂石走,伤居室人民无算,土随水去五谷不登,自时厥后十室九饥,数年以来元气未復。

      学博于君梦鳌世居此山,心甚忧之,以为欲復元气须货其煤,欲货其煤须通其路。遂陈情于县令许公元震,转请京兆尹筹款银六百四十一两二钱,凡修龙头沟上游桥、护村桥两座,梯子石、青石林、玉壶坡道三段。龙头沟下游桥则王君玉堂劝大兴孝廉朱君樑济捐银二百两所修(笔者注:所说就是重善桥)。

      初大安山之煤货于红煤厂,出报门二十里崎岖陡绝,运煤者以为苦;入报门十里,山水爆发无所逃命,运煤者以为险,是以大安山之煤窑无以大作。

      桥道即通运煤甚便,疾苦之民举享安乐,创修之役诚不可没矣。是役也,兴于光绪二十二年春,玉壶坡划而平之、青石林凿而开之、梯子石以火药爆之;桥则护村为钜,两岸天生石墩就其墩叠石而高之,水孔两丈有奇;龙头二桥共墩视是,孔微杀,绅董劳心村众劳力,三阅月而蒇厥事。噫!沧桑有变陵谷有迁,安保桥道不缺废?后之贤者及时补修是厚望也。若夫安乐之后或忘瘠,若踵事增华不念风俗朴茂财用撙节之旧,则又不能无虑矣。

 

 

 

 

再看看过街楼,这是村东头的过街楼(西头也有一座),原上面有庙宇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过街楼外古道直通山下大路,古道有的台阶是在巨石上开凿出来的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房山区总共五座古戏台,其余四座均是清代,不知这座为何登记为明代
大安山村几处古迹年代的质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