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家园林的颐和园也像其他皇家园林一样缺不了看家护院的狮子,当然不是真的狮子了,而是立在大门前的石头或者铜狮子。
那么颐和园有多少对儿狮子呢,它们都是建造于何时、来自何方、去往了何处呢?经笔者了解现做一简要介绍。
大家知道,颐和园分为清漪园和颐和园两个时期,也就是乾隆朝建造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大火,光绪朝重新修建改名颐和园。既然经历了两个时期,又经历了一场大火,那么园子里的狮子发生了如何变故呢?
清漪园时期园子内有狮子四对儿,其中一对儿铜狮子、三对儿石狮子,他们分别位于不同的大门口守卫着这家园子,一对儿铜狮子在大宫门(现在的东宫门)外,一对儿石狮子在北楼门(现在的北宫门)外,另外两对儿石狮子分别在大报恩延寿寺山门殿(现在的排云门)的内外。
但是经过英法联军的大火,慈禧重新修建颐和园后狮子们发生了变化,东宫门的铜狮子和北宫门的石狮子还都留守原处,排云门外的石狮子由于毁坏改为铜狮子,排云门内的一对儿石狮子和那对儿石经幢一起挪到了后山的须弥灵境遗址处(可参看拙文“颐和园须弥灵境石狮来源探究”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2ds2z.html。)。
这里应该着重说说排云门前后移来的一对儿铜狮子。这对儿铜狮子大小和东宫门前的相差无几,但是做工的精细程度和狮子的威严的形态要远远强于东宫门外的那一对儿。但是这对精美硕大的铜狮子是从哪里移来的呢?《颐和园志》里说是修建颐和园时从圆明园移来,并注明翁同龢日记记载是吴三桂府中之物。笔者曾经看过从事老照片收藏的刘阳先生(笔名斑马)的一张老照片介绍,老照片是荒郊野地里的一只铜狮子,刘阳先生考证出了是圆明园大宫门前的铜狮子,并且此狮子已经移到了颐和园排云门,也得到了有关人士的认可,我也同意这一结果,只是想用今夕比对的方法来进一步证明这一论点罢了。笔者找了一张同一角度的照片和刘阳收藏的这张老照片进行比对,可以说是不差丝毫。此对儿铜狮子如果是吴三桂府上遗物,那应当是明代之物,更为珍贵(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乾隆建造东宫门狮子按说应当举全国之技艺、精益求精了,但是比起这对狮子还有很大差异,如果两对狮子都同是乾隆朝建造不会差距那么的大),排云门前被替换下来的石狮子由于损坏,应该就地掩埋填补地基了吧。
颐和园东宫门外的一对儿铜狮子

清漪园大宫门焚毁后前铜狮子依然忠于职守

大报恩延寿寺遗址上的一对儿残破的石狮子




慈禧修建颐和园后排云门前新添了一对儿铜狮子

这是右侧的雌狮

这是左侧的雄狮

这就是刘阳收藏的位于圆明园大宫门遗址前的那只雄性铜狮子(为了比对笔者对照片做了剪裁),应该拍摄于1870年左右

这是现在排云门前的雄狮(为了比对笔者去除了背景),与上面老照片相比较看几乎不出差异

这是修改前的原照
排云门前的铜狮子与东宫门前的铜狮子也比对一下,上面的是排云门铜狮子,下面是东宫门铜狮子。上面的凶猛威严确有明代风格

东宫门的憨态可掬,说实在的有点傻

排云门狮子铜座铸造精细繁缛

东宫门的则有差距

排云门的

东宫门的

排云门狮子前腿后面的螺鬃和小狮子的螺髻都要比下面东宫门的精细很多


排云门前铜狮子局部


大报恩延寿寺山门殿内的石狮子运到了后山须弥灵境遗址,还未立起

后面的香岩宗印之阁已经建好,狮子也立了起来

最后来一只北宫门前的石狮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