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颐和园北宫门内的须弥灵境遗址处摆放着一对石狮子和石经幢,在专业书籍里一般介绍石经幢是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内的遗物,光绪年重修建颐和园是将经幢移到此处。但是在说到这对石狮子时对其来处却语焉不详,包括颐和园导游考试复习题目里对此狮子也只是在形态上给予了描述。
本人曾经两次去西藏桑耶寺(其他藏区寺庙也去了不少),发现藏区喇嘛教很少(其实没看到过)把石狮子摆放在寺庙门前或者大殿前,桑耶寺是西藏最古老的寺院,但也就是在四色塔的四角各有一只石狮,主要目的是为了悬挂经幡用的(四角狮子用钢丝和塔刹相连)。另外在须弥灵境复原图中现在摆放狮子和经幢处也只有四个香炉(目前四个香炉座还在远处)。因此我一直疑惑此处的石狮子为何在须弥灵境大殿前?是它处移来还真是此处原物?
前一段时间没事翻看清漪园和颐和园老照片,从中找到了答案:次对石狮子和经幢一样,都是清漪园时期大报恩延寿寺的遗物,而且在清漪园时期这对石狮子就和经幢并排在一起,现在挪到了山后还是在一起并排排列。
关于这对狮子的形态简要说一下,它不像传统石狮那样圆头圆脑、头顶旋螺髻发,而是略带卷曲的“披肩发”,嘴长、眼圆,下唇有山羊胡,长相奇特,有悖传统。因为大报恩延寿寺的山门殿前就有一对传统的石狮子,但是不知为何在山门内却另外安置了一对如此造型的石狮子。自己猜测:是否此石狮是原来圆静寺遗物,因为此狮子和北京“中顶庙”门前的石狮子基本上一致,难道都是明代遗存?留作专家考证吧。
注:后查看乾隆四十六年营造档案资料,解开了上述之谜。1、此对儿“狮子”其实是“狻猊”;2、乾隆四十六年时其在大报恩延寿寺山门前,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由于山门前添置新的石狮子,将其移到了山门内的牌楼(现在的排云殿二宫门)前。这下把这对儿“石狻猊”的来龙去脉和名称算是搞清楚了!
乾隆年营造档案
须弥灵境景区
须弥灵境遗址考古,一对石狮子夹在经幢之间


雌狮
雄狮

这张夏季老照片中可见到两个经幢之间的石狮
树叶落了,金水河栏杆也基本上消失了,一对石狮子似乎被埋在了瓦砾中
1860年清漪园被焚毁不久,石狮子清晰可见

这个就是光绪年间重修建颐和园时的照片,右上角可见到香严宗印之阁已经复建,石狮子已经运到了这里,还没有落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