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亲王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安河的七王坟村,墓地宝顶群前只立有两通石碑:南侧两位侧福晋宝顶前为醇亲王所书“枯死树碑记”碑;北面侧福晋颜扎氏的宝顶前立有“懿旨追封”碑。
懿旨追封碑通高2.15米,宽0.80米,厚0.30米。碑首刻有“懿旨追封”四个篆字,碑身阳面所刻文字三列,有篆体字,还有不知何体文字。中间篆字为“侧福晋颜札氏之墓”八个篆字,其两侧还各刻有七个篆字,这些字很少见,因此多难辨识,前些年在“老北京网论坛”发过此碑文求教,好像是光绪年款。
笔者试着辨认一下,还望指正。光绪八年(1882)岁在壬午季秋月吉日建。这些字均为篆字,难认的几个字的篆字写法附后:
“月”字的篆字写法:
和碑文的碑刻

,
“吉”字的篆字写法:
和碑文的碑刻

,
“日”字的篆字写法:
和碑文的碑刻

。
说明颜扎氏光绪七年阴历九月(1881)病逝,在家暂厝,一年后也就是1882年农历九月吉日入土为安的。所以在颜扎氏墓碑碑阴的落款是光绪辛巳年(1881年),就是说颜扎氏死后的当年奕譞就写了背阴的七律诗。
另从碑首的“懿旨追封”可知颜札氏是慈禧太后在颜扎氏死后才追封为醇亲王侧福晋的。
碑阴所刻文字为醇亲王奕譞亲自题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为:“流芳遗挂(见潘安仁句)都无迹(殉余衣物都付一炬),丹棘青棠莫慰情。戚戚鸡牕悲繐帐,煌煌鸾诰降瑶京。梵文妙谛千华藏,鲜馔奇珍七宝羹(蒙皇太后赐白檀、梵文牌、玉佩、荷包,复蒙派中使酹奠,凡五次)。没受殊恩(十一月十四日,钦奉懿旨追封侧福晋时,尚停厝于邸)生拜赐(自前年选赐,恩赉骈蕃,并诏入宫禁二次),旁妻几见此哀荣”。光绪辛巳仲冬下浣并书。”落款两方用印为:皇七子和九思堂印。
注:括号内黑体字为醇亲王的注解
醇亲王的这首诗里明看是醇亲王对颜扎氏(赐给奕譞只有三年就去世,留下一女也夭折)的哀思(流芳遗挂都无迹),其实全诗都体现着奕譞对慈禧的恭维(旁妻几见此哀荣)。
醇亲王嫡福晋为慈禧太后的胞妹,而颜札氏为内务府中的一名秀女,是慈禧太后为笼络醇亲王,将颜札氏赐予醇亲王的,并恩赐频繁还两次进宫召见,赐予宝物,死后又懿旨追封,可见慈禧对颜扎氏的关照甚至超过了慈禧的胞妹---奕譞的嫡福晋。所以醇亲王奕譞为颜扎氏单独立碑、连贵为慈禧的胞妹的嫡福晋及另外两个侧福晋,都没有享受立碑的殊荣了。
七王坟前111阶台阶
台阶上面就是御碑亭(七王爷儿子光绪御笔)

1996年笔者拍的碑亭

侧福晋颜扎氏墓碑

碑首“懿旨追封”

中间为:侧福晋颜扎氏之墓。两侧字难认啦

背阴醇亲王悼念颜扎氏的七律诗

背阴醇亲王钤印:皇七子、九思堂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