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花盆村古戏台时说到戏台位于关帝庙门前,这也符合庙前建戏台的规矩,今天就说这座关帝庙吧。
关帝庙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镇花盆村西。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修。1985年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成立后,关帝庙曾挪作他用,先后成为学校、政府机关办公场所。1995年,县文物部门和花盆乡(现属千家店镇)筹集资金,对该庙进行了初步修缮。2008年,县文物局又重点修缮了庙前的戏台。
关帝庙为两进院落,由山门、正殿、后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7个部分组成。殿内雕梁画栋,各种砖雕饰物造型精美,墙壁绘有栩栩如生的壁画。正殿前建有一亭,亭内放有一个石盆,据说是当年修建庙宇时发现的。传说这个石盆是宝物,一旦倒入清水,盆内便有莲花盛开、金鱼游动。花盆村的村名即由此而来。后来,盆内宝物被南蛮子盗走了,只留下石盆。山门外的戏楼,坐南朝北,与关帝庙相对。现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关帝庙都要举办庙会,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们都来关帝庙前看大戏。
文保碑
山门内有康德元年匾额

钟鼓楼有趣,只能称为亭子了


第一进院的大殿和配殿

这就是传说中的石花盆


大殿山墙上的砖雕

功德碑,年代看不清楚了,估计清代
大殿

大殿内的关圣
大殿内牌匾

这是个“五仙堂”,不知供奉哪五个神仙?

里面就一尊求子娘娘:


壁画
后殿内的“十八层地狱”彩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