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或韩国,“禅”是一个让人景仰的字眼。日本人在中国唐宋时期,就吸收了禅文化,内化到了其民族内涵之中。如今的日本,其内在修养的东西,其社会的秩序和处处的精致,都是禅文化的外在表现。
日本人不把禅当作宗教。这里的宗教,是西方意义上的信仰式的宗教。日本人是善于学习的。他们努力学习中国唐宋以来的文化精髓,赋予禅以智慧的面目。而“宗教”在汉语里的最初意义,是指获得觉悟的理论(教)和实践(宗),与信仰是毫不相干的。
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笔者所住的宿舍楼附近,有一座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日本庭院,绿树掩映,清泉淙淙。庭院的主体是一座修习茶道的木亭。每个周六的早上,有日本的茶道师在这里教授当地美国学生学习茶道。整个庭院的建筑资金赞助,都来自日本的企业。于此也可见到日本企业文化内涵的一斑。

夏威夷大学校园内的日本庭院

赞助建设日式庭院的日本企业名单。
茶道的底蕴,就是禅文化。日本的花道、剑道,同样也是禅文化的表现。日本人就是这样,把禅作为一种指导生活的修养。
在似乎是另一个文化体系的欧美,禅也是很受欢迎的东西。同样,禅在这里也不是被理解为宗教信仰,而是一种修习生活智慧的方法。美国有许许多多的禅修中心。在网上简单查询了一下,全美国的禅修中心,最起码有几百家。在笔者目前所在的小小的夏威夷,就有几十处。
如今欧美的禅,主要是日本人带去的。日本禅文化学者铃木大拙上个世纪在西方弘扬禅学,使禅风靡西方,成为西方主流社会在信仰之外,寻找心灵家园的另一个路径。前几天看了一部美国电影,介绍一个美国禅师,让跟随的学习者们,在烹调食物的过程中体会禅的精神。“要象对待眼睛一样,对待每一点面粉,不要轻易浪费”,“只是专注地做好面包,不要太在乎别人会如何评价你的手艺”、“烹调食品的当下,也是在享受生活的美妙,是纯化自己心灵的机会”,这些话语,都透着禅的意境,显示出禅与生活其实可以水乳交融,而且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和开阔。
如今欧美的禅修中心,几乎都是日本人在主持,也有少数的韩国人。跟一些西方人说起禅,有些了解的,常常会给出自己的印象说,禅是日本的。
这也难怪。在禅的故乡中国,禅连同中国传统文化,被几乎践踏到奄奄一息了。如今跟人谈起禅——即使那是上过大学所以应该有文化的人——多半要遇到异样的眼光的。多少时间以来,禅被看成是迷信和落后的东西,或者至少蒙上了脱离社会的怪怪的印象,或者看到有人竟然在学禅文化,于是总要找个机会悄悄问一下:你不是某某功的吧?你说晕不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