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就像孙大圣无论如何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天地万物,精神物质,都是“道”的显现。这个“道”,象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它的生生不息的功能,永不枯竭。
人可以体证到“道”。深入地观察自己的内心,拔掉内心深处种种固着的观念,自然地,就能回归本自具有的透澈无染的心性。这时,发现世间万象,如同梦幻泡影,没有一物实在。这自由无碍的本来心性,跟宇宙万物浑然融成一体。万物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又不固着任何一物。这是对“道”的体证。正如禅宗祖师所说:“即此用,离此用。离此用,即此用。”
那么,这“道”究竟是有一个东西,还是没有?换句话,这被形容为透澈无染的“心性”,究竟是有一个东西,还是没有?说有一个具体东西吧,它又没有具体的样貌,用思维也无法把捉;说什么都没有呢,但是在在处处,无不都是它的显现。这样一个用再精确的语言也说不清楚的“东西”,老子也只好用“透澈圆明的样子,好像有一个东西存在”(湛兮似或存)这样的语言,来勉强形容了。这不是神秘主义,也不是所谓的唯心主义。到此,唯有通过身心的实证才可知晓了。“道”的真实境界,靠知识的解释和思维的推理,是无能为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