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几个朋友闲聊,其中一个话题是“活个明白”。朋友中有搞学术和搞企业的,在各自的领域里,事业都相当成功,可是终究有“活得明白不明白”的问题,萦绕在心头。
也许这个问题是所有不甘糊涂过活的人都问着的问题。郑板桥后来说到“难得糊涂”,其实正表明他在寻求明白的过程中。
活得明白,大概是人生最严重的问题。真的明白了,马上就死去也都心甘情愿。孔子就是这么说的。可见活得明白的意义了。无论你多富贵,无论你多大权势,无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如果到了你的生命中某个时段,没有把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你就是活得糊涂了。
问另一个朋友最近在做什么?她回答:“在路上,但是还没有方向。”我说:“努力着就好。努力着,慢慢就有方向。”
我们不知道究竟哪里是安心之处,我们能主持的,只有当下的探求。禅宗二祖慧可经论全通,仍然千里迢迢前往达摩闭关处,在没膝的积雪中站立,只有一个问题:“我心未安,请师父帮我安心。”
我不主张一味的闲适,闲适的大弊端就是身体舒适的同时带来大脑的停滞。麻醉般的闲适一旦主宰了你的生命,智慧之门就关上了。真正的解放,在于大脑的激荡之后的清晰和明澈。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破,就没有立。没有经过雪山草地,怎么可能有三军过后尽开颜?
生命要精进。你必须去学,去思,去做,去走,必须行动才知道偏差在哪里,而纠正偏差的过程就是走向明白的过程。纠正偏差的过程就是涤荡内心盲区的过程。而在探索的过程中,你要不时带着有关生命根本问题的疑问,如此你就不会偏离探索的轨道,你就知道如何纠正前进中的偏差。有对此问题的牵挂,你就不会一门心思做守财奴,你不会总是自高自大。
为什么我们鼓励敬业、踏实、开拓、奉献这些精神而唾弃慵懒、守旧、邋遢、自私这些做法?因为前者是真诚探索者的品质,而后者是大脑沉睡者的写照。因为有真诚的探索,就有朝向明白的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