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国文化 |
如果内心富足,你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话的背后,是一颗富足的心。
只要你还有一丝在乎,你便会患得患失,行动也失去了主心骨。希望得到认可,害怕受到批评,不想遭到非议,让你不得凭事情本来情形去做。内心富足的人,只凭内心的呼唤做事说话。
因为内心本来富足,所以陶渊明到了南山耕种,能体会到自在喜悦。因为知道本来富足,所以对一切身外累赘,敢于不合作。
因为不知道自心本来富足,所以要看别人脸色,希望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有多少多余的欲望,就有多少的不自信。
事业有成的人物,都有自成一家的内心。他的判断,不会轻易受人左右。他不会有事无事问别人:“我的选择合适吗?”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即使是最权威的人,都不应该使你失去判断的主见。人人都有富足的心,不假外求。
独立判断,不意味你刚愎自用。富足的心,采用民主集中制。广泛听取,虚心听取,但是判断只靠自心。
独立判断,不意味你只为自己考虑。富足的心,跟关爱的心,是一体两面。内心富足的人,即使追求名利,不会只是为自己追求名利。自己已经富足,还要许多东西做什么呢?
一些极其富有的人,会转向慈善事业,有的会倾其所有地布施,是因为已懂得自己本来富足的道理。“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内心富足,才会放眼长远和众生,知道自己所需要十分有限,再多只是累赘。
从看人脸色到自成一家,其实只是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