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朋友指着我一面墙的紫砂壶说,这一百多把紫砂壶都是艺术品啊,应该很值钱吧?如果一个月前,我会很牛逼回答:应该是!而现在我的回答是:在这一百多把紫砂壶里,有可能成为艺术品的恐怕超不过3把,其余70%是工艺品,20%是礼品,还有的就是泥壶了!朋友有些诧异,于是我把自己对紫砂的理解和收藏的理解,讲了出来!
从明代到现在,大家知道的紫砂名家无非是邵大亨、时大彬、陈鸣远和近代的顾景舟,那么当代谁能成为艺术家呢?何道宏还是汪寅仙呢?尽管他们确实没有代工,确实好,可是我一把也没有,何的壶一把大几百万,汪大师的也要百万,这个价格已经不是玩了,所以我们不用去讨论他们!我们需要讨论的是现在35到50岁的陶手,谁最有可能,我买的这些壶,我曾经认为很多人可以,现在我发现,这里最多三把,有可能有机会,那么其他呢?
古人说:一将成名万骨枯!西方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在宜兴不是这样,不是每个人都想当艺术家,在几万紫砂从业者中,他们更当这是一门生意,他们更当自己是个商人!于是真正全手工做壶的而且做的不错的宜兴没多少人,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超不过30人,于是在这30个人里,我仔细分析了一下,有可能接近称为艺术家的,也就五六个人,壶价已经是十万以上!于是,我的紫砂壶自然就分类了:
那五六个人做的,也许是早期做的(当时便宜)被我归位准艺术品!那三十个人做的,被我归为工艺品,这些壶并不差,也是全手,不过估计作者自身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没有了!至于礼品壶,这些多是名头巨大的人,什么这个大师,那个大师啊?你去问,他们都承认证书和壶都是他们的,但是这些几乎100%都是代工,价格不菲,艺术性全无,但是在政商之间很有面子,尤其适合送给一些装十三的官员,我也走过弯路,也有朋友送我,说明收藏的水很深!至于剩下的被我称为小泥壶,并不是说壶不好,而且确实是作者自己做的,也确实壶不错,但是估计一辈子也走不了太远,壶就是一个玩物了,送礼名气太小,拍卖,人家没人要!只能自己玩玩!
写到这里我想我谈谈收藏紫砂的原因,任何一个人收藏都想赚钱,所以我也不用装!但是我收藏紫砂真不光为了赚钱,更是喜欢!我这个人很独,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看书喝茶,养壶能让我的心境变的平和,能让我多个交友的方式,并且让我有一些新的领域去研究,比如造型、设计、协调、字画、金石等等,让人生变得丰满一些!而且每买一把壶都是一个记忆,它会提醒你,那些年你都干了什么,这把壶跟谁买的,多少钱,为啥买!
我不收藏不能玩或者不能用的东西,我的所有紫砂壶都拿来泡茶,壶要养,不养就失去了玩壶的乐趣,壶要卖,不卖就是去收藏的热闹!养壶养的是心,卖壶卖的是乐,买壶买的是故事!收藏藏的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