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
(2011-02-27 14:19:51)
标签:
杂谈人生感悟 |
分类: 生活禅——佛曰不可说 |
最近媒体上讨论的最多的是幸福感,本月的新周刊的标题是《中国新贵》——讨论的是现有物价下,壹元、拾元、壹佰元、壹仟元、壹万元、拾万元、壹佰万元、壹仟万元、壹亿元都能做些什么,实际上还是通过对财富的支配看人们如何寻找幸福感。
我个人认为幸福感是一个很个体的东西,比如有的人认为买艘游艇就很幸福,而有的人就认为世界旅行就很幸福。我想我们在讨论幸福感之前还是要把生存需要和幸福生活做一个最简单的划分,我不是说没有满足最低生存需要的人不会有幸福感,但是我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比如一个年收入壹万元的家庭,他的幸福感就一定低,因为他首先需要的是活着。必须承认我们现在能够去讨论幸福感,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是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越来越注重的表现。因此,我对幸福感的定义是:当人们满足了自己生存的需要后,对自己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满足度高的幸福感就强;满足度低,幸福感就低;而满足度可以简化成一个词:欲望。
当我们不再存在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的欲望高,幸福感就低;我们的欲望低,幸福感就高。为什么现在大家的幸福感很低,原因实际上就两个:一个是危机感;一个贪婪度;
先说危机感,我认识很多老板,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时间生活在忧虑当中,公司赚钱了,在想如何继续发展;公司赔钱了,在想如何扭转败局;钱多了,想如何投出去;钱少了,想如何把该要的要回来。这些人每天生活在忧患中,他们看似宝马香车,看似衣冠楚楚,但是他们总在思考如果企业破产了该如何如何。他们也试图退休,但是他们又不甘心这么年轻就天天混日子,平凡的日子注定不属于他们这个群体,他们的幸福感永远是短暂的,而危机感是永恒的,因为他们坚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拥有危机感的还有很多高级白领,自己已经混到了一定高度,这意味着一个家庭的固定成本已经产生,他们的失业往往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收入停止,因此他们也大多会居安思危,当思危的时间多了,他的幸福感就低了。说实话,很多时候对未来的恐慌造成了我们今天幸福感的消逝。
贪婪这个词属于所有人,只不过大家的程度不一样罢了;我尽量把贪婪和野心分开,但是说实话在我心目中有时候他们确实有接近的意思。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树立目标,而目标过于物质的时候,这个人就进入了一个循环。从汽车到游艇,从游艇到私人飞机,物质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你总是用目标衡量今天的一切,那你不仅不会有幸福感,而且会有挫败感。人到了一定程度,也许需要将贪婪转化成一种对精神的追求,而不是单纯的物质满足。道德经上说:死而不亡者寿。企业不是营业额高就是伟大的,老板也不是有钱的就牛。如果能够将贪婪转化成一种对正面力量的追求,而且那种力量恰恰是你的最大爱好,我相信你的幸福感会很强。
今天说了很多不知所以然的话,可能和外面的雪以及自己的心境有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