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首席供奉翰林的高级跟班
文/梦光情雨
雄奇又壮烈,李白是一座山,该怎样聆听你诗的回声,从那银河般的飞瀑流湍。恍兮、惚兮,去梦游天姥,你驾着雷霆的金辇,兜着长风的衣襟,鞭着闪电。李白的辉煌沐浴了后世,如醉倒桃花潭,让后世的笔管吸足了你的风雨、月光……
大唐天宝元年(742年),一个晴朗的秋日早晨,旭日把大明宫映照得金碧辉煌。
百官穿戴齐楚,鹄立在丹陛下,朝班里。随着景云钟鸣过四响,唐玄宗皇帝的步辇在仪仗的簇拥下徐徐进入正殿。
随即,传召布衣李白上殿的声音自殿内传至殿外。唐玄宗满面含春,注视着御案下的丹墀。只见玉帘缓缓卷起,身着麻衣的李白,迈着潇洒轻快的步子飘然而至。
李白的诗句,唐玄宗早有耳闻。司马承祯、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人不止一次向唐玄宗推荐过李白这位奇才。今日金殿一见,便觉得李白果然是仙风道骨,丰姿秀容,恍若阆苑中人,龙颜不由大悦。唐玄宗刹那间忘记了万乘之尊,禁不住离开御座,亲自迎至丹陛。唐玄宗拉着李白的手,让李白在御榻旁陈设的七宝床上就坐。稍后,又命内侍御厨献上羹汤赏赐李白。当侍者捧着热气腾腾羹汤来到殿上,唐玄宗又接过描龙金碗,取过白玉匙在碗里轻轻搅动,直到温热适中,才让侍者递给李白。这真是旷古未有的知遇隆恩!李白激动得泪花夺眶而出。
一番对答后,唐玄宗又即刻授旨李白供奉翰林,词翰待诏。百官闻旨,山呼万岁,拜贺皇上喜得人才。听着四下里一阵阵似春雷、如海涛的欢呼声,唐玄宗如饮醇酒,得意地捋着银须,又传旨着内府立赐李白飞龙天马驹一匹,珊瑚白玉鞭一条。
卸下旧布衣,换上簇新的学士袍服,骑在飞龙骏马上,李白春风得意,扬起白玉鞭,纵马奔驰在宫槐夹道的长安大街上。马在飞奔,李白在大笑。平步青云,待诏翰林,多少年的梦,多少代文人构思的知遇神话,就在今天,由他李白一下子实现了,这怎不令人欣喜若狂!这是李白一生中最得意的时刻,这也是中国文人最得意的时刻!
翰林一职始见于唐玄宗一朝,但此时的翰林远没有后世来的清要,不过是以文学技艺供奉宫廷者的一个美称。翰林待诏和翰林供奉这两个职务,不仅与政治决策没什么关系,甚至连官职都排不上,李白不过是皇帝乘舆所在的文学侍从或首席供奉翰林的高级跟班而已。
唐玄宗虽爱李白之才,但并没有打算委以李白治国重任,只是想利用李白的文才点缀升平盛世,让李白作一个讴歌圣朝的宫廷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