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监督,不如加大“管”的力度
文/天涯默客
10月22日,云南省委宣传部面向社会征集100名“媒体义务监督员”,加大对媒体监督力度。不少网民担心这一新措施是“借公众之手给媒体戴紧箍咒”。”(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广告,这种现象确实在很多媒体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并且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曾一直希望媒体们会自律,严格履行自己的职业操守,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因为在利益面前,那些所谓的自律不过是水中月雾中花而已。
云南宣传部的做法,表面看上去是授予了“义务监督员”们一套可以牵制孙猴子的紧箍咒,可是,这样的紧箍咒是真是假我们有理由表示怀疑。本身,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广告之类的行为已经跟相关法律格格不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用法律对媒体进行处罚,这应该不是“义务监督员”们所能左右的,因而说,设立这个“义务监督员”多少感觉有些作秀的嫌疑。
新闻报道的灵魂就是真实,倘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这样的媒体大概是没有必要生存下去的,一个只知道在利益面前欺骗公众的媒体,让它继续欺骗下去,这实在是主管部门的渎职。可以“管”的部门都放任媒体继续欺骗下去,那么,只有监督权的监督员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新闻报道有着极其严格的审查制度,在审查中放行的新闻、广告,等公众们看到的时候,等公众们知道是虚假、低俗的时候,自然会有各种意见铺天盖地的朝向这些媒体,试问,这个时候“义务监督员”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对媒体的监督十分必要,但是监督只是监督,监督替代不了“管”,这个时候,与其在监督上下大力气,倒不如加大主管部门“管”的力度。
要知道,监督员终究不是可以制约猴子的唐僧,当唐先生都放任猴子作恶的时候,靠着那些法力微小的小神仙们的能力,是制服不了法力无边的猴子的,所以,与其将猴子交给小神仙们监督,倒不如常给唐先生绷一下那根日渐松弛的神经。
于09/11/1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