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体字切断文化的脉络了吗?

(2009-03-06 03:00:59)
标签:

默客原创涂鸦

繁体字

简体字

脉络

正体字

台湾

文化

分类: 我的冷眼——时评·杂文

简体字切断文化的脉络了吗?
文/天涯默客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潘委员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大概是受了社会上某一些人所说的“繁体字是正统文化”的影响,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才不惜浪费常人得不到的资源,将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作为宝贵的提案予以提交,想来,未尝不是极大地浪费。

 

    潘委员提出废简立繁的原因有三:

 

     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比如爱字,繁体字里有个“心”,简化后,造成“无心之爱”。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所承载的只不过是向人们传递某些讯息,所以作为一种载体,是不需要什么艺术性或者科学性掺杂其中的。潘委员列举的“爱”字,称简化后成为了“无心之爱”。这样的理由能够成立吗?其实还不如说是在胡说八道。一种字体所要表达的意思难道非要存在象形的成分?我咋就没有看到“笑”字里面有口呢?潘委员如何解释无口之笑呢?

 

   2、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

 

    不错,现在很多人都在用电脑输入,电脑输入是很简便的事情。但是,目前我们的水平达到人手一部电脑的水平了吗?再说了,即便是达到这个水平,难道因为电脑输入的便利,就可以废除手书吗?当然,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说手书繁体字因为繁琐的缘故,因而就力挺简化字。但是,把因为电脑输入的简便作为恢复繁体字的理由,这一点也是站不住的。

 

   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用繁体字,并称其为“正体字”,深有意味,还要为“正体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

 

    抛开一些政治因素不谈,像我前面所说的,文字只不过是一种载体,无论台湾或者大陆,无论简体字或者繁体字,试问一下,哪种字体把我们中华文化、文明的脉络切断了?简体字阻碍大陆跟台湾的交流了吗?我们只是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无论台湾用的繁体字还是大陆的简体字,并没有阻碍两岸的交流,一样促进了我中华文化、文明的发展。香港回归了,简化字没有成为其回归的阻碍;澳门回归了,简体字没有成为其回归的阻碍。那么,恢复繁体字跟两岸的一统又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呢?因而,这个理由更不能成立。

 

    中国从1950年开始推行简化字以来,已经近60年了,我们没有因为使用简化字的缘故,把我们民族的一些文化抛弃了。相反,我们看到,我们的文化更加繁荣。所以说,简化字的使用,并没有成为我中华文化发展的绊脚石。如此,废止简化字恢复繁体字,又何尝不是一种折腾呢?

 

    我们还是说,文字只不过是一种载体,请不要给它扣上过多的帽子,请不要动不动就把文字的繁简与“正统文化”联系起来。长袍大褂是我们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吧?为什么不废止穿着方便的西装、短袖,而恢复长袍大褂呢?

 

                                   于09/03/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