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之前蒜头在上海结婚了。掐指一算(其实不掐也能算得很精确),大学宿舍里的8个人,已婚率达到50%,相当可观。结婚这事不像上学或是工作,往往难以预料。一年之前我们都没有料到,06一年会有4个人不约而同、不声不响的结婚了。最小的南瓜还在把自己的博客改成“已婚男人”什么的,显得相当腻味。在这点上我比较佩服他,因为我发现身边的男性朋友对于结婚这事好像不太会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不知的……
相信结婚时最高兴的是父母们吧,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仅剩最后一项任务了:生娃。可能对于很多人,尤其是男人来说,结婚是一件相当令人困扰的事情。当然这仅限于结婚之前啦,婚后又会发现其实也挺好,多了个分担的人。我们宿舍的未婚者小寡就是一个既向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又对这种长期稳定的关系莫名恐惧的人。有时我很想把切身体会告诉他,其实结婚了不会有啥变化,然而这个道理在婚前很难明白,就算是我也是如此。所以说他恐惧越大,就越难结婚,越不结婚就越难明白,然后就只能越发恐惧……
当然也有结了婚就产生质变的人。有个中学同学,婚前相当勤快,做菜洗衣拖地不在话下,但婚后则归隐幕后,培养起了玩网游看碟片的爱好,原因是他老婆更加勤快。这着实让我们一度艳羡不已,得出的结论是,这厮上辈子肯定是作牛作马,甚至作驴了,所以才能修来现世的福分。
国庆的时候去了一趟密云,住在农家院了。那家主人不到50岁,承包了上百亩地,俩儿子一个工作一个大学在读,他就一个人在密云十分惬意的当着地主。我们同去的5个人都一致认为,要想生活好,生娃要趁早。换句话说,结婚也要趁早。可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都晚了些啊。
我爸妈也明白得不早,所以现在他们就时不时的感慨说当年结婚晚了,当年的同学们现在都抱孙子啦……这话当然有弦外之音,不过只能是言者有心,听者无奈啦。再说要是他们结婚早了,还能有我吗?
再掐指一算,大学同学中也有毕业没多久就结婚的,孩子现在也两三岁了,不知道他们有何心得,有没有一些我迄今为止尚未领悟的道理。还有一个同学也相当快:去年一鼓作气,从认识到结婚生娃,好像都不到一年。更快的一个同学则是国庆结婚春节离婚,估计也是颇有心得,好在这种心得还是不要切身体会的好。
记得在八月份去前英国填写VISA申请的时候,我不知道是有意无意,神差鬼使的在婚姻状态一栏的single上打了勾。之后越想越觉得内疚,就在某次闲聊之时轻描淡写的向另外一位当事人提及此事,不出所料她当时就要发飙,最后还是凭三尺不烂之如簧巧舌,说怕是使馆多审查一人手续过于麻烦云云,才能勉强过关。这事又让我多明白了一条简单的道理:已婚的(男)人尤其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