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阅读·电影C.R.M |
从新闻里看到《三峡好人》得金狮奖的时候,我拍着椅子喊:至于吗!至于吗!至于吗!可可说:我们杨老师那天也是这样说的。贾樟柯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吧。*
在从古北口到北京的火车上读了这期《看电影》对贾樟柯的专访,我对他那尊金狮奖保留意见,但被他感动。
很喜欢他的工作方式,去三峡生活,认识一些人,进入他们的生活,发现一些细节,让一个故乡像河流一样联系起它经过地方的风景,让演员生活在真实的布景里。他经常改故事,为了让故事能还原他的感受,他说:我拍电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扩展自己和世界的边界。
看过贾樟柯以前所有的长片。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不真实到让我进入不了故事。我专门请教了极推崇贾樟柯的萌同学,他说: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确实就是那样的。我相信萌的话,因为他在山西生活好多年。难道我的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的执拗?
贾樟柯谈自己在三峡的经历时说到,这里的人跟别的地方很不一样,他们知道在不利的环境里找生活,知道寻找改变。他说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孩子,那孩子跟着他问他要不要车,他说不要,孩子又问要不要住宿,他说不要,孩子又问要不要别的。贾樟柯说,所以在《三峡好人》里面的人物会跟以往电影里的人物不一样。这时候我才发现贾樟柯之前不认识三峡那里那样的人,就像我之前无法想象山西一样。在我的家乡,人们过于善于经营自己的生活,以至于饥困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家长教育孩子要认真读书时的恐吓,而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状况;但我离真正的困顿又不像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们那么远。
“电影真实”总在遇到每个人的个人经历的时候显得软弱无力,小田说王超的《江城夏日》很假,崔卫平老师问为什么,小田说:比如女主角的口音,不是乡下女孩子的口音,那根本是一个武汉城市女孩的口音。我想小田发现的远不止这个口音,就因为她是武汉人,感觉到了很多我们没有感觉到的不真实。我想说的不是“电影真实”,我想说《三峡好人》很令人期待,贾樟柯很令人期待。
在那趟火车上我还看了《城市画报》上陈琦贞的专栏,这期是《你是怎么样的孩子?》,讲她的小时候因为拒绝绝买新的校服,成了很多蓝色的小朋友中间的奇怪的橙色怪物的故事。忽然想,在讲华语的地方究竟认识陈琦贞的年轻人多还是知道哈贝马斯的人多。某一天醒来,我恨透了哈贝马斯。
今年在威尼斯得奖之前的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
《小武》(1998年107分钟 故事片)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站台》(2000年193分钟 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2002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场所》(2001年 31分钟 纪录片)
第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任逍遥》(2002年 113分 故事片)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2002年美国《电影评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年 108分钟 故事片)
2005年法国维苏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金荷奖
第六届西班牙巴马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伯爵奖
-------------------
* 在《看电影》里看了威尼斯的贾樟柯专访,他说没有想过《三峡好人》会得奖,在知道纪录片《东》没有得奖之后,失望之余,他以为组委会通知他留下参加闭幕式是个误会。
在从古北口到北京的火车上读了这期《看电影》对贾樟柯的专访,我对他那尊金狮奖保留意见,但被他感动。
很喜欢他的工作方式,去三峡生活,认识一些人,进入他们的生活,发现一些细节,让一个故乡像河流一样联系起它经过地方的风景,让演员生活在真实的布景里。他经常改故事,为了让故事能还原他的感受,他说:我拍电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扩展自己和世界的边界。
看过贾樟柯以前所有的长片。总觉得有一种不真实,不真实到让我进入不了故事。我专门请教了极推崇贾樟柯的萌同学,他说: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确实就是那样的。我相信萌的话,因为他在山西生活好多年。难道我的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的执拗?
贾樟柯谈自己在三峡的经历时说到,这里的人跟别的地方很不一样,他们知道在不利的环境里找生活,知道寻找改变。他说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孩子,那孩子跟着他问他要不要车,他说不要,孩子又问要不要住宿,他说不要,孩子又问要不要别的。贾樟柯说,所以在《三峡好人》里面的人物会跟以往电影里的人物不一样。这时候我才发现贾樟柯之前不认识三峡那里那样的人,就像我之前无法想象山西一样。在我的家乡,人们过于善于经营自己的生活,以至于饥困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家长教育孩子要认真读书时的恐吓,而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状况;但我离真正的困顿又不像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们那么远。
“电影真实”总在遇到每个人的个人经历的时候显得软弱无力,小田说王超的《江城夏日》很假,崔卫平老师问为什么,小田说:比如女主角的口音,不是乡下女孩子的口音,那根本是一个武汉城市女孩的口音。我想小田发现的远不止这个口音,就因为她是武汉人,感觉到了很多我们没有感觉到的不真实。我想说的不是“电影真实”,我想说《三峡好人》很令人期待,贾樟柯很令人期待。
在那趟火车上我还看了《城市画报》上陈琦贞的专栏,这期是《你是怎么样的孩子?》,讲她的小时候因为拒绝绝买新的校服,成了很多蓝色的小朋友中间的奇怪的橙色怪物的故事。忽然想,在讲华语的地方究竟认识陈琦贞的年轻人多还是知道哈贝马斯的人多。某一天醒来,我恨透了哈贝马斯。
今年在威尼斯得奖之前的贾樟柯——出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
《小武》(1998年107分钟 故事片)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首奖:沃尔夫冈斯道奖
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
第20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热气球奖
第17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站台》(2000年193分钟 故事片)
200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作品,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0年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年获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2002年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公共场所》(2001年 31分钟 纪录片)
第13届法国马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影片
《任逍遥》(2002年 113分 故事片)
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竞赛片
2002年美国《电影评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
《世界》(2004年 108分钟 故事片)
2005年法国维苏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法国杜维尔亚洲电影节金荷奖
第六届西班牙巴马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伯爵奖
-------------------
* 在《看电影》里看了威尼斯的贾樟柯专访,他说没有想过《三峡好人》会得奖,在知道纪录片《东》没有得奖之后,失望之余,他以为组委会通知他留下参加闭幕式是个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