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一接到公司的最后确认,要去深圳参加18号开幕的文博会。
在订票的mm那踌躇打探了很久,只因为伴随文博会登陆深圳的,还有台风——“珍珠”。这个美丽名字的外表下,带来的将是14级以上的风力,谈者色变。
忐忑中,订了晚上最晚的20:05的航班。此时还未听说深圳方面有何相关动静,一切照旧。
哪知下午一个活动让我措手不及,因为等回到公司取东西已经18点多……我的天,光是回家取行李、堵车不说,已经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赶不上航班了。
抱着一丝侥幸,其实是对台风造成航班延误的侥幸,飞速乘上taxi追赶。
其间先期到达机场的同事告知飞机确实有延误,这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哪知道满怀希望的赶到机场时,却被通知机舱门在数分钟前关闭。这意味着我已经不可能再搭上这个航班。只能无奈的看着同事进入登机口的背影。
后来我才知道,导致这班飞机延误的,并不是深圳的“珍珠”,而是北京傍晚的大风天。所以,延误时间只是一小片刻。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我只好改签了第二天中午的飞机。而这一天,正是台风正式登陆深圳的日子!
次日身处首都机场,我翘首等待着深圳机场方面的任何动态。可是直到登机前也一直没有停飞甚至延误很久的消息。难道一切正常?
带着巨大的疑问走进飞机里。周围身边的乘客,脸上都掠过不安的表情。这时接到先期抵达同事的电话,说深圳已经开始起风了……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最好跟空乘讲让驾驶员开快点!
就这样,随着滑行和升空,我们开始了跟台风的赛跑。
看着机上深圳报纸里对于“珍珠”的分析预报,它即将在几个小时之后,也就是16、17点左右登陆。这样的话跟我们降落深圳机场的时间已经非常接近了。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14点多,随着飞机飞到常规高度,我们也一甩阴霾,终于开始迎接久违的阳光洗礼。虽然这金色阳光不会一直伴随我们到深圳,可也算给紧张的心里稍稍的温暖了一下。
接近16点的时候,阳光渐渐消失了,阴云开始大面积出现,气流也越来越强烈。飞机一如预想般的抖动起来。这说明已经接近南部沿海地带了。此时坐在客舱内,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窗外万米高空之上,风呼呼吹过的声音。
每个人都静静的坐在位置上,绑好安全带。寂静,没有人说话。
16点30,飞机开始下降了。这时候恰逢气流作用最为强烈,伴随着窗外的黑云,飞机有如一片树叶在不停的飘荡。时而上下起伏,时而左右倾斜,这时候的我把全部意念都集中到了驾驶舱,希望飞行员能够运用丰富的经验化解天气的影响。
感觉等待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向窗外望去,依旧看到的是阴云,而非陆地。也许还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和出口冲破云层。不过风力比之前似乎更大了,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灾难片里的镜头。不过,还好,飞机的飞行十分顽强,抖动和垂直起伏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时间莫非真的凝固了?按说已经下降半天,可侧头看着窗外,却依旧云里雾里,怎么也看不到陆地的影子。心里想着是不是无法着陆了。哪知道在越来越快的心跳中,骤然发现飞驰的跑道和机场!!
原来,刚刚的云里雾里,是被我太紧张看错的大海……
随着一声巨响,飞机安稳着陆。摹的,从后舱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而此时,突然发现自己紧握的手心已满是汗水。
雨中,我第二次踏上深圳的土地,一个曾经于我那么近却擦身而过的地方。
第二天,深圳艳阳高照,和风徐徐,蔚蓝晴朗的天空居然看不到一丝云彩。不禁莞尔,难道这就是凶猛的“珍珠”?和同事打趣道,不如在烈日下,我们一人抱一电线杆,然后打电话给公司总部:
“头儿,这里的风好大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