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三十三年前。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所就读的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在甘肃省博物馆举办了八一届毕业生作品展览,这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美术系毕业生的创作展览,在美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我的毕业创作也在其中。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省博,三十三年后,那时的省博在记忆中已变得模糊,只记得大厅的天花板很高,空间很阔,立柱很雄壮,窗户是木格的,挂着百叶窗帘,透过玻璃可以直接看到外面院子的草地花坛。
大约在一九八四年前后,我绘制的设计稿《丝路驼铃》被织成壁挂参加了在省博举办的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展,展品被省博收藏。还记得当年厂长告诉我这一消息时的兴奋神情,可惜今天我翻遍了所有的影集,也没能找到那张底稿的照片。
之后的十几年,忙于工作好像很少再去博物馆,直到2009年2月,听说参观博物馆免费了,便和孩子一起去省博参观。当天在一楼右厅展出的《野生动物--人类的自然遗产》,被参观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孩子和家长都兴奋得不得了,而且展品也可以拍照了,我们美美地在博物馆徜徉了一整天,楼上楼下把所有的展厅都拍了个遍,直到闭馆还舍不得离开。也就是从那天起,省博在我的心目中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严肃殿堂,它开始以亲民的姿态张开双臂敞开胸怀,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2009年5月20日,我的启蒙老师陡剑岷先生的画展在省博开幕,这一年陡老师已经80岁了,几十年来他每年都要骑车去家乡卓尼县画画,因年事已高在子女的一再劝说之下,陡老师以这次展览作为结束骑车画画生涯的“收官之作”。陡老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60年桃李满天下,这天来省博参观的师生及观众人山人海。

△陡剑岷老师的油画展在省博开幕
2014年初我郑重报名加入了省博志愿者团队,开始了重新学习和志愿服务。省博以它独特而精彩的方式向人们诉说着甘肃八千年的华夏文明和三千年的丝绸之路辉煌,在这里我愈发觉得自己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也在反思自己二十几年来在忙于经商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

省博在我心目中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宣教场所,它还是市民们散步休闲的地方;它不仅只是给予孩子启蒙教育,也是激励成人再学习的课堂。省博不仅只是让人回忆过去,它更宣示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的希冀和理想的追求。无论你年轻还是年老,有过在省博当志愿者的经历,你的人生定会不一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