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介绍省博甘肃彩陶。彩陶发展到顶峰时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一九二三年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发现的,距今5000年----4000年左右,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三个持续发展时期,早期分布于甘肃中部黄河、洮河流域及青海东北部湟水流域一带,中期发展到河西走廊东部及宁夏南部,晚期到达河西走廊西部、甚至波及到四川北部、陕西东部、内蒙古中南部等广大地区。
△马家窑文化创造了大批彩陶艺术精品,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这只旋纹尖底瓶,出土于甘肃陇西县吕家坪(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700年),是装水的容器,其造型独特,瓶腹两侧有可穿绳的耳,汲水时能自然下沉,注满水后可用绳提出水面。红褐色的陶衣上面绘有黑色旋纹图案,彷佛浪花飞卷水珠四溅,色彩对比醒目,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内彩旋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700年),甘肃榆中县马家坬出土,形式优美的旋涡纹是马家窑类型的典型代表作。
△波浪纹彩陶罐(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700年),甘肃东乡县林家出土
半山类型彩陶因1924年发现于甘肃广河县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4700—43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中期。精美的半山类型彩陶被公认为马家窑文化的巅峰阶段,这一时期的彩陶器形匀称圆润,纹样采用黑红两色绘制,更加繁丽精致,器具造型和图案浑然一体,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半山类型彩陶的旋涡纹呈现出一派浪花翻卷、变幻无穷的气势。带给人一种律动之美。
△平行带旋纹壶(半山类型.距今4650—4350年),甘肃兰州市七里河区花寨子出土
△多层垂弧锯齿纹彩陶罐(半山类型.距今4650—4635年),甘肃广河县地巴坪出土
△菱块十字圆点纹彩陶瓮(半山类型.距今4650—4635年),甘肃广河县地巴坪出土
△肢爪纹彩陶壶(马厂类型.距今4350—4050年),甘肃永靖县出土
在1923年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的彩陶已经到了马家窑文化晚期,距今4300年—4000年左右,马厂类型彩陶器形多样,数量极多,但精美程度大不如前,纹样更加粗犷松散而抽象,红底黑彩代替了半山型红黑两彩并用的做法。
△甘肃广河县地巴坪发现的半山类型墓葬
在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带,先民们生活过的遗址非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们平田整地经常能挖出彩陶,屡见不鲜。他们认为挖出彩陶是不吉利的,往往用锹镐将彩陶砸碎。有些农民将一些实用好看的彩陶拿回家当猪食盆或者养花。一些彩陶爱好者去农村收购,往往收获颇丰,开始农民们是白送的,后来1-2元就可以买到。当然,现在是不可能的事了。
精彩华美的彩陶马家窑文化只能挂一漏万地在这里介绍一下,要想领略它的博大精深,最好还是来甘肃看一看哦!下期带您去看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期的彩陶齐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指南:丝绸之路文明展 二楼中展厅;古生物化石展 二、三楼西展厅;甘肃彩陶展
三楼中展厅;甘肃佛教艺术展 三楼东展厅 ;红色甘肃 二楼东展厅;一楼:临时展厅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凭身份证及其他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入场(上午限1200人,下午限800人)。
三楼左侧设有志愿者总站,志愿者服务团队提供全天候免费讲解。
全馆基本都覆盖了免费WiFi,大部分文物也都张贴了对应的二维码,用手机轻轻一扫即可显示各种详细的文字介绍和语音导览。
公交指南:甘肃省博物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乘坐1、18、31、50、53、58、59、71、76、77、103、106、129、132、134、137等路公交车在七里河桥站下车即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