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一波继续登山行走吧。
西部中午的太阳,热烈,灼人。早上出门没有做什么防晒准备,只戴了一顶棒球帽。现在,除了脸部,胳膊、脖子,都被阳光灼的火剌剌的。顺着蜿蜒的公路转了好几道弯,我们来到了九洲台的后山。
昨日文中说过九洲台为黄河阶地,由此证实黄河已形成160万年。那时是地质构造巨变期,断裂起伏呈脉冲式增强,古湖泊湖水下切,形成一条泱泱巨川,万溪汇聚奔腾汹涌,构成一条大河穿越峡谷,成为今天著名的中国第二大河。
上图是在九洲台后山拍到的,在厚厚的黄土层中,像三明治一样夹着一米多厚的鹅卵石层,这样的鹅卵石,现在应该是在呆在黄河边上才对。由此猜想,这就是古代河床的证明?是什么力量把它抬高到近千米的大山之上?...
...
九洲台后山,台地型的地貌特征更加明显。看下图这一座座梯形的山头,犬牙交错,面目狰狞,在正午的阳光下,恣意地裸露着西部的狂野。兰州市南北两山夹一河特殊的地理环境,最窄处只有两公里多一点宽,最宽处也只有十几公里。市区要发展,就不得不像荒山秃岭要地。近年来通过“削山造地”,在兰州北山平整出了2000亩可建设用地,建设开发出兰州第一大住宅社区———九洲城,还有大批的外来制造业企业入驻九洲工业开发区,比如康师傅啦、蒙牛九洲乳业啦,等等。按照兰州市政府的计划,在未来五六年内,兰州市将在荒山荒坡实施削山造地200平方公里,相当于兰州市现有的城市面积。

上图可以看到九洲台后山正在新建的九洲城和九洲工业开发区。这些平坦的土地都是通过“削山造地”造出来的。我突发奇想,这样类似于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在被开发利用、等到若干年以后,我们是不是再也找不到那个号称是“世界上最厚的黄土层”了?我不是地质专家,这方面的知识贫乏得很,只是担心!多留几张照片吧!

△距今约2500万年的丹霞地貌







△下面这块平台的场地是消防兵作训的地方

△儿子是山地车运动的爱好者,这是他经常骑车的山路,坡度大且长,他说在这段路上时速可达50公里,堪比环法的比利牛斯山的爬坡赛段。

△这座围墙好似关隘

△两座黄土山之间的这段山路是一段典型的“发卡”型路段,是山地车骑行中最难骑行和最耍技巧的路段。可惜我站的位置活动受限,没有拍出它的险峻。

但对于此时的我,不喝茶就无法走完下山的路。终于,我们坐进了茶摊大凉棚下的躺椅。俯瞰脚下的黄河和横跨黄河之上的“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惬意呢!这座西部的高原城市,自有它的壮阔之美!



△天下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下周,再随一波观看这座美丽城市的风景。夜深了,今天就到这里。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