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外来投资?

(2006-01-21 11:21:30)
标签:

杂谈

学习

思考

分类: 【发呆时间】学习思考
  一年一度的兰洽会又到了筹备阶段。政府在报上三令五申,不许搞意向性签约,一定要“挤出水份”;今年又特别强调布展不许搞华而不实的成果展示,一律不许使用成本昂贵的木质展台等等。这些举措和新一届政府的务实作风是一致的,不禁让人拍手叫好。
  兰洽会举办了十几年了,前几年说心里话,如果不是主管部门指派参加,作为一个企业,我宁可多花费用去国外参展,也不情愿在兰洽会支个摊位。不是不支持本地办会和经贸事业,花几千块钱摊位费是小事,但那些年年“抱得投资归”、赚得“盆满钵满”的几十亿项目签约和“新闻发布”,总让人疑惑要么不是与人同生在一个地球上,就是自己太没本事,应该退出此行当。因为在那些直线飚升的数字背后,究竟有多少是会后落实的?我想官员们和老百姓一样,事后应该心知肚明。
  有水份的数字是一回事,暂且不表。可是真正的投资来了,我们的地方官员和一些相关企业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这更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两年前南京雨润要在兰州市建厂,投资款已部分到位,项目谈判时什么都好说,但真正开始实施了,地价却怎么也谈不下来,一拖就是近一年。结果白银市以优惠的条件把项目拿走了,四个月不到,产品就上市了。在兰州市扼腕叹息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一个省会城市竞争不过一个白银市呢?
  上面说的是大事。再说小事。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相关工厂库存产品好几年没人问,工厂濒临倒闭,厂长经理三番五次上门请求帮助推销,把库存处理了好给工人发工资;等你好不容易找到客户,把人家从万里之外的国度请来,千辛万苦地颠簸到交通、食宿不便的工厂,不料,变卦了,说上级主管部门嫌价格低,不能卖,要买就得加价。于是主谓颠倒,不知是谁求着谁。
  经常会听到有外界抱怨,你们甘肃怎会这样?我们抱着开发西部的一腔热血而来,却落得个泼一头冷水而归。有些地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你给他的工作是一个月400元工资,他的期望值是一个月700元,那他宁可蹲到墙根底下晒太阳,也不去挣那400元。这往往使那些准备将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到西部的企业家们困惑不解,不是说西部有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吗?怎么比去东部打工的农民工要求还高?
  我想这应当归根于我们对待投资的观念问题。多少年来,西部惯于等、靠、要,惯于吃国家救济,仿佛我穷,你的救济就是应该的,懒惰和不思进取占有很大市场。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国家给了政策,社会各界包括一些国际知名财团都给予了西部资金、项目、知识、理念的支持和更新,我们如果再坐着不动,等待天上掉馅饼还不愿意张嘴,那真是愧对于这片土地,愧对于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