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幻评论家三丰谈《科幻研究(中国专号)》

(2013-02-27 22:03:40)
标签:

科幻

分类: 科幻文学
科幻评论家三丰谈《科幻研究(中国专号)》

科幻评论家三丰谈《科幻研究(中国专号)》


        顶级科幻学术期刊《科幻研究》最近出版了中国专号,含一篇综述、七篇研究论文以及两篇作者随笔。《观察者》《辽沈晚报》《新晚报》《新京报》等报刊媒体纷纷报道,有的媒体更是大呼“中国科幻文学终于发声”。联系这几年诸多中国科幻海外输出的消息(三体英文版将出、《译丛》中国科幻专辑等),整体而言,“中国科幻海外发声”倒是很明显的趋势。不过,因其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性质,这次的《科幻研究》中国专号其实更有一些独特的影响和涵义。我试着浅谈一些愚见。 

        我先从实在的影响说起。在一篇报道中其实已经提到一个例子。飞氘说:“我这次介绍韩松,韩松的作品可能就会被英语世界的读者和理论研究者更好地关注。”也就是说,中国科幻的学术论文也许会为某些中文科幻作品引起国外科幻出版社和读者注意,从而提高它们被翻译和发表的机会。这个想法不错,但可能有些一厢情愿了,其他语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翻译出版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某篇论文是否会起到影响,很难说。不过也不能说死。据我所知,我们这几年持续不断地对外介绍刘慈欣和三体,已经让很多英语读者对《三体》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文学作品被翻译发表之后的益处我无需多说,实的如稿费版税、奖项、影视改编权收益,虚的如海外知名度、后续的合作机会等都不再是空中楼阁。比如陈楸帆老师在数篇作品翻译发表后,已经收获了不少美元稿费、一个奖项和“科幻百科全书”一个完整的条目了! 

    当然,《科幻研究》的论文可不只是来帮助中国科幻作家卖文的,也不仅仅是给几位作者一篇A&HCI索引论文(虽然这个对评职称应该还是挺有用的,呵呵)。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科幻理论研究第一次成规模地进入国际的视野,为今后国际层面的“中国科幻研究”打下基础。也就是说,今后不管是国外的科幻学者对中国科幻感兴趣想写文章,还是中国科幻学者想把自己的论文发到国际学术刊物,都不需要从头努力,而是可以在专号论文的基础上做东西了。你看比如吴岩、宋明炜、姜倩、杨薇等人的文章都带有综述、“奠基”的性质。更白一点说吧,从此在国际“科幻研究”学术大圈子(虽然也没多大)就有了“中国科幻研究”这个小小的学术圈子,找人做评审都容易了。 

    好吧,学术研究者对此很高兴。这关我们普通科幻迷啥事儿呢?基本上还真没有,除非你是一位对理论有兴趣的科幻迷。作为科幻迷,在阅读科幻作品之余,我们为什么要对理论和学术研究感兴趣?因为我们需要深层次的洞见(insights)!为什么这篇小说好看?是什么让作者这么写?为什么这么写有效?……我们期待着理论研究能给我们茅塞顿开的洞见和阐述。我非常开心地看到,最近几年里有关中国科幻的研究文章越来越能提供这样的洞见了,比如吴岩老师在《科幻文学论纲》中开创性的作家簇研究,比如贾立元有关当代中文科幻里的中国形象挖掘,比如宋明炜对刘慈欣小说两重美学意义的阐述等等。把“中国科幻研究”推上世界的平台,以国际学术研究的标准要求它,这是我们能获得越来越多高质量洞见的基础。 

    共同加油吧,中国科幻文学和中国科幻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