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笳、陈楸帆、吴岩、Janice Bogstad、江明、北星
有关中国科幻的最后一次会议,目标指向了未来中国与世界格局问题。但由于对主题的思考不透,也不知道这个主题是谁倡导的,所以没有就此谈开。此外,由于我这样的人多次上台,谈的东西也不甚丰富,可能给听众也造成了一些重复感。总之,感到这次会议效果不佳。但听众仍然人数不减。有些人自从我第一次做研讨就来,五次中国研讨会没落下一次。这令我和所有中国来宾都很感动。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喜欢中国?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关心中国?
会议的最重要点,是比较了老一代作家和新一代作家之间的差异。各位后新生代作者都做了自己的陈述,而老一代作者诸如我们,也稍微谈到了一点。但显然,主题远远没有展开。
这次我总共参加了六个会议。有关中国的有五个。应该说,我们还是缺乏规划,一些主题相互重复,讨论的内容也不那么丰富。且由于《科幻世界》编辑部没有来人,他们的一次推荐会还是差了火候。所有这些,都需要在将来的会议上有所改进。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拿出让西方读者和作家感兴趣的东西?为此,我觉得如下工作应该赶快做起来。
1、建立英文主站,全面展示中国科幻发展的情况。这次虽然我们向海外推荐了中国科幻工作坊,但终究这是一个学术网站,门槛太高,不利于普通读者发现想要的信息。
2、更多推进国内作品的外译。抓紧有利时机,搞好翻译工作,把优秀作品有系统地介绍给国外。我在会议上谈到香港杂志《RADITION》将发表中国科幻专号,《三体》将出版英文版,这些都给大家很好的振奋。
3、跟相关国家的科幻活动相互结合,更多参与国际科幻事务。虽然当前没有一个世界性的科幻组织,但如果中国日本等科幻发展更好,一个新格局的世界科幻组织有望建立,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科幻大会,才是真正的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科幻奖,才是世界科幻奖。
4、定期邀请国外作家和研究者来访。象我工作的这种高校和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以及各地出版科幻的出版社等,都应该提供建立学术交流,邀请更多外国作家来访,这样可以加深相互的友谊,也可增加相互理解与帮助。
5、应该尽快给华裔科幻作家更多支持,让他们能在两个文化中做好桥梁。应该在国内多宣传他们的创作成就,并在适当时候邀请他们回来讲学和参加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