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我可以认真倾听的讨论会。会议围绕两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科幻未来设计,平添了许多想象空间。
印度作家Angeli
Primlani、中国作家北星、美国作家David Brin、懂中文且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作家Emily
Jiang出席,而主持人仍然是Janice Bogstad.
会议一开始,JAN就把这几天她参加中国科幻研讨会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我们深入探索晚清、民国科幻的成绩表示了敬佩。随后,印度作家Angeli指出,印度科幻小说从19世纪后期就已经产生,且各个语种文字都有创作。印度电影在科幻方面最近也获得了成就,如我们都熟悉的那个机器人片。除此之外,印度还有一定有影响的动漫作品出现。

Angeli Primlany,Emily Jiang(江明),Janice Bogstad,David Brin,北星
讨论会在初步展现了两个国家的市场情况之后,转而进入到主题和内容上。在讨论中国作品时,Janice提到,她从资料中看到了韩松作品的批判性,还有关于《红色海洋》的预测性,对此,江明(EMILY)进行了一定补充。随后,David
Brin也指出,这让他联想到已故的苏俄科幻作家斯特鲁茄茨基的创作,非常具有技巧性。
由于讨论到中国科幻和政治影响,大家再次提到广电部禁止新拍摄穿越电影的通知,西方读者和作家感到很不理解。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听到相关问题。虽然几次我们都解释,穿越作品中质量低劣的很多,确实不应该鼓励,但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禁止,所造成的国际影响确实属于没有想到。看来,这也属于在研究国内问题时没考虑到国际情况的一个案例吧。
讨论会涉及的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不同文化科幻交流。David
Brin提出,Angeli应该成为沟通两个国家科幻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特别提到刘宇昆,说:刘宇昆是美国的国宝,他能用英文写如此美丽的小说,还能用中文阅读和翻译。象这样的人才,确实应该更多。大家还提到,James
Morrow也属于这样的作者。我记得我见过这个名字,但他是构成哪两种文化的墙梁,还不太知道。
谈到科幻的跨文化交流,一些台下的作家也兴奋起来。他们认为不但科幻作家应该交流,更要创造条件科幻迷之间的交流。布林指出,美国的科幻金字塔已经形成和稳固,但中国可能还刚刚开始,还只是在各个层次零星的。北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讨论逐步展开,许多问题都没有获得有效的答案。

有关中印市场的话题,自始至终在一种高瞻远瞩的状态下进行,我能看出东西方科幻作家和科幻读者期待相互理解和帮助的热情。会后我问Angeli,你们有类似雨果星云奖这类奖励没有?如果有,我们可选择进行翻译。她说,他们确实还没有。在这方面,他们还没有中国发展得好。
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这些亚洲国家,在当今文学秩序中都还缺少应有的地位。这次我跟广益讨论说,将来亚洲科幻大会的建立,可能是中国科幻逐渐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毕竟,我们的邻邦可能更能相互理解和交流,地域的接近,也更让我们的沟通方便和经济,而亚洲文化圈的建立,也将是世界科幻出版市场格局改变的一种重要步骤。
是到了应该规划发展的时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