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取科幻教育的硕士生之二:经验谈2
(2011-04-15 08:34:35)
标签:
科幻硕士北师大杂谈 |
分类: 科幻硕士方向 |
跨专业报考的一点经验
L.Q. HOO
我的本科专业是经济学,去年成功地跨专业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部课程和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在就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及感受写出来给大家参考。
教育学要考的科目比较多,有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四门,对初步接触教育学的同学来说,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内容是很困难的,于是我决定跳过课本,直接从大纲解析着手。(后来的结果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大纲解析囊括了几乎所有的考点,而且表述简练,我建议把大纲解析作为根本,以课本为辅助资料。
一定要熟悉大纲解析的整体框架,也就是第一章包含几个层次,每个层次有哪些内容,第二章、第三章……直到最后。第一遍看时可以速度快些,主要是浏览知识点,找到感觉;第二遍看时,要放慢速度,进行理解记忆;第三遍看时,要精看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
到底需要看几遍是因人而异的,等什么时候一提到一个观点,你能立刻反应出在哪一章哪一块就可以了,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整体感觉。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不用看课本,只看大纲解析就足够了,课本还是要看的。当初我就栽在选择题上了,好多考点是课本上的,而我却不熟悉,研究方法更是没看,因为往年研究方法只出大题,不出选择题的,结果那年考了好几个研究方法的选择题,我只好蒙,所以要想得高分,就得看课本。我觉得可以这样看:以大纲解析为依托,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就去查课本,顺便把相关的内容也全部看完。这样不用按顺序一页一页的看,而是分块各个击破,也许会减轻一点压力。
要把重要的内容写下来,要知道“写一遍胜于看几遍”是很有道理的。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些内容,我准备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把自认为是重点的内容以及重要人物的所有教学观一一记下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然后再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考试前重点看这些错题,因为惯性思维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要多看几遍。
接下来介绍一下历年统考教育学专业试卷的构成。
教育学专业试卷共300分,其中各科所占分数情况一般是:教育学原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40分,教育研究方法30分,最后一道选做题30分(选做题第一道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二道是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可见重点是在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所以要多用点时间学习这两科。
试卷题型有四种:单项选择题45个,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3个,每题10分,共30分;简答题6个,每题15分,共90分;分析论述题3个,每题30分,共90分。
平时练习以及考试中,千万不要忽视选择题,虽然一个小小的选择题就2分,但它总体上占了90分,接近总分的三分之一了,所以对每一个选择题都要认真对待,仔细思考,谨慎地决定答案。做辨析题是有一定的模式的,如2011年考研真题辨析题的第一题:德育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如何回答?首先必须明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题干的说法是对是错还是片面的,然后把涉及到的名词(德育)进行解释;接着思考德育与教学的关系,很明显这里涉及的是进行德育的途径,所以接下来写德育的实现途径,这些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基本点;最后再回到题干,说明德育与教学的具体联系,不要忘了再次说明题干的对错,与开头形成呼应,这样一道辨析题就完整的做完了。
简答题比较简单,考查的就是基本点,也就是条条框框,所以在平时看书时,要着重记忆那些结构比较完整的内容。如果要全部记忆就太难了,我们要学会“投机取巧”:只需要在头脑中形成每道题的框架,可以只记条条框框,甚至是只记几个重点词,具体的内容理解就行了,不用全部背诵书本上的原句,考试时先回忆那几个重点词,把它们完善一下,然后扩展具体内容。做简答题一定要有条理性,可以使用最简单的(1)(2)(3)(4)等,评分是依据知识点给分的,所以尽可能的多列几条,这样评卷老师会很快的找到知识点的,而且你的卷面会很整洁,显得你的思路很清晰,老师一般都喜欢思路清晰的学生。
分析题基本思路与简答题类似,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联系材料,可以这样做:先把涉及的考点一一在头脑中或草稿纸上列出来,然后逐条写每个考点,在每个考点后面或另起一行指出材料中那些句子体现了这个观点,最后再汇总一下。
另外,不管是辨析题、简答题还是分析题,如果说实在没有思路,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也不能空着。如果不知道整个题在说什么,那就找题里的关键词,然后就关键词语写一番名词解释啊、特征啊、分类啊什么的,总之可以把你知道的所有与这个词有关的内容全部写上去,坚决反对有空白题。
教育学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还是有点紧促的。前面不能耽误太多时间,否则就没有时间做后面的大题了。做选择题靠的主要是第一印象,不要细细的深究,遇到不能确定的,先作上标记,继续做下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做完选择题后要先把答题卡涂上,有些同学就忘记了结果到最后没时间涂了或者一着急涂错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做完选择题后,先浏览一下后面的大题,看自己对哪个最有把握,就先做哪个;把熟悉的题做完后在着手做不熟悉的题。把卷子上的题都做完后,如果有时间,再回过头来想那些不能确定的选择题,或者看看哪些大题需要补充,直到考试结束。
跟据考试的特点,往年考过的大题近几年不会再出现,因此可以对照往年真题,把考过的知识点划去,把它们当作辅助信息,重点看没考过的知识点。(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赫尔巴特的教育观2010年考过了,结果2011年又是考的他的观点,这让很多人都栽了,所以这个方法有点冒险,看自己运气了。)
考研是一个快乐、痛苦然而又很充实的过程,需要一颗坚定的心和一颗能够承受压力并懂得释放压力的心。在考研期间,建议找个做伴的人一起学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孤单;还要善于发泄情绪,不要把痛苦憋在心里。记得11月份,我一进教室就难受,就想哭,于是我干脆就在教室里坐着玩手机或者出去打电话聊天向别人诉苦,情绪好点后再看书,这样是不会耽误学习的。
总之,没有学习的心情时就不要强迫自己去学习,学习需要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最后,祝愿正处于考研途中的学子们能够平稳的度过考研时期,能够如愿以偿的考上理想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