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1992.01.03)最佳、最劣、最受欢迎的教授

(2011-01-31 21:15:29)
标签:

转载

分类: 生活在神秘的世界里
我们,同学和老师,都应该读这个文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成了天下之「最」!

 

一九六六年,我在加州被选为最佳教授。一九九一年,我在香港被选为最劣教授。与此同时,众人都说我是港大最受欢迎的教授。天下兼得此三「最」者,大概只有我一人而已!

 

在「最劣教授」公布的前两天,港大几位学生代表到经济系的师生讨论会中投诉,说我教的那一班座位不够,要坐于地上听课云云。但我讲课的课室是港大中最大的了,座位三百五十个,连坐在地上的,共有四百多学生。几年前,我见座位不足,遂限制学生人数。但一些家长打电话来,陈辞恳切,希望我能加以通融,「网开一面」。

 

四百多名学生的那一科,并非仅开一班。我刻意地选用一位教得好的同事,在同一科上多开一班,让学生大可选择。然历久以来,选修我教的那一班人头涌涌,挤得水泄不通。

 

我本来对什么「最」都不放在心上。教学三十年,深知自己之能与不能,他人对我的评价如何无关重要。我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改变的。问题是,在港大一些学生所办的「最差教学奖」的选举中,他人得劣奖,反应如何我不知道,而我荣登劣座,几乎全港哗然!这是要解释一下的。

 

港大校内一些人的解释,似乎不对。一说学生根本不懂得如何答问卷,选错了应答的空格,另一说四百多名学生的一班,答者只有二十多人,大都是要投诉什么的,其它的懒得「填」答。这些说法我都不同意。

 

我自己的解释是这样的:

 

(一)我从不备课——自己天天为之思考的经济学,备课是多此一举。即使最近我在瑞典对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讲话,我事前也是没有什么准备的。

 

(二)我从不用讲义——写下来的讲义,到讲课时思想有了新的灵感,怎可以墨守成规?

 

(三)读物指定之后,我从来不依书而教——书中可以读到的,是不需要我来说什么吧?我从来没有遇过一位在国际上稍有分量的教授,是依书而教的。另一方面,老师在课堂上谈过的问题,下课后学生是要立刻跑到图书馆去找寻其它有关的读物的。这是学生的责任(倘若他有自觉性的话),而学用图书馆是进大学的必须训练。

 

(四)我认为教与学的重点是思想的启发,学生要跟着我的思路去想——一百个学生中,将来会成为经济学家的可能没有一个,所以重点不是教经济学,而是利用经济学的推理去使学生懂得思考的方法。

 

(五)今天我教学的方法,与二十五年前获最「佳」奖时有一点不同:今天,我很少用黑板写些什么。我只是坐着谈,在一个题目上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迟到、早退或缺课,则「贵客自理」。

 

以上所说的教学方法,以评分论佳、劣,当然是看问卷的问题如何问。若问:你对教师的学问是否有信心?教师对你思想上的启发如何?那我就「胜」来容易。但若问:教师的讲义够不够清楚?读物表是否容易学习?那我就「劣」矣哉。

 

我曾多次批评香港的教育制度。这制度使学生们养成求考试及格而不求知识的习惯。他们要老师像教幼儿园生那样「扶」着他们。讲义要清楚,大纲要固定,什么要读,什么可以不读,要说得明明白白,考试的题目会如何如何,问题要如此这般地作答等等。

 

香港的学生还有一点与外国的不同之处;他们进大学大都是为了日后的谋生或出路,目的是取得衔头,越容易取得的越好。他们于是但求易读之「书」——考试易于及格——至于知识的多或少,有没有真才实学,他们绝大部分是不管的。在美国就读八年,我只缺过一堂课,相比之下,在港大,有五成学生上课的老师,是高手了。我的一班虽然人头涌涌,但缺课的学生还是有的是。困难在于:以我教学的方法来说,缺一两课就不容易「跟」得上。

 

在港大有数百学生的一次授课中,我对他们说:「当年我在芝大教书时,一下课所有的学生都立刻跑到图书馆去,一个不漏。你们当中有谁会在下课后立刻到图书馆去的?」他们完全没有回应。

 

大学是高级教育。学生要养成自立、自修、独立思考的习惯。大学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启发,而绝不是把学生「扶」着去拿衔头的。

 

我被学生选为最劣教师之一,正反映出香港的教育制度。一个教师的教学成绩如何,唯一可靠的准则是视乎他的学生在学术上的成就。以这个准则衡量,我与奈特相去甚远(他有五个学生获诺贝尔奖),但屈指一算,我总算有数十个学生在美国当教授了。

 

比较难明白的问题是,一个被认为最劣的教师,为什么学生之多冠于全校?(我每年所教的学生,人数大约与一个较小学系的总学生人数相等。)我思前想后,认为这问题有两个解释。其一是学生喜欢听我的课(正如我到任何场合演讲,听众必然济济一堂);其二是一些学生慕「名」而来,只求是我的学生,不论其它。说实话,对这后者我是不大乐意教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他人的班我管不着。我的教学方法是不会改变的——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但愿今后要进我门来的学生,有我们老一辈昔日做大学生时的学习态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