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比德·辛格(Peter
Singer)同时也在澳大利亚教书。他写了个短文,评价澳大利亚大学教师总在“申请课题”“写论文”,根本不抓本科教学。辛格认为,这比美国的大学可是相差太远了。我看了之后,感到相当不以为然。澳大利亚算什么?要说真正不抓教学,整天忙着搞项目写论文评职称的,全世界非中国大学莫数啊。
当今,但凡有点“身份”的中国大学,多数都变成了论文制造机了。
要不,每年怎么能在“中国大学排名”上升位呢?
辛格这人不是个东西的地方还在于,他生活在“第一世界”,习惯站着说话不腰疼!
更让人气氛的是,他使用的那种“第一世界”的证明方法:我是实用主义者。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文素质强的人才!你们是会说话,你们有的是科研成果,当然认为培养人才重要了。可我们中国多缺科研成果啊?培养人才有个屁用啊!
到今天为止,中国的科研数量大增。以心理学为例。中国心理学领域的论文,已经超越了美国的发表量。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学大国。可是,这些论文到底有多大用途?有多少篇被引用或者反复引用了?谁能告诉我个数据?
即便如此,从反对后殖民的立场出发,我也要对辛格的言论进行投诉。每个国家情况不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几千所各类大学的百万教授,每年光是凭论文的用纸量,就能把美国的整个学术活动彻底淹死!更何况,我们还是一个蒸蒸日上、高等教育正在朝气蓬勃的新兴大国!
但愿辛格的想法,不要在中国找到市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