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微弱的感冒。
一整天在房间里。停止了空调。
喝许多水。睡许多觉。
等待好转。
昨天一天,阅读完成了刘慈欣的小说《球状闪电》。觉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中国科幻文学,这部作品应该跨越了一个时代。我想,《三体》其实是建构在《球状闪电》的实践基础上的。
在《球状闪电》中,作家真正地刻画了人—女军人林云。虽然有许多不足,但这个人物确实是作家呕心沥血的精心之作。可惜的是,这个人物的存在本身,有些令人狐疑。但无论如何,人物本身已经确立,这点确凿无疑。比起林云,小说中的我、丁仪等则显得比较薄弱。有点前后不清。
吴太太、一对儿女、我、吴永怡教授一家。后面是吴太太的画作
昨天晚间,受特殊教育系主任吴永怡的邀请,访问了他家。同行的还有从事科学教育的萧教授。
吴主任和萧教授都是留学美国归来的学者,但都非常热情。见到吴老师的夫人和一对儿女也很快乐。我们狼吞虎咽地将达美乐买来的比萨吃了个大半。然后谈论起两边的教育现状。吴教授去过内地多次,对我们教育界使用的词汇都相当熟悉。这样谈起来障碍颇少。此外,关于美国大学,也是我们的共同谈点。吴太太端来了她煮的红豆甜点,还有红瓤的火龙果、富士苹果片和一些葡萄。
我特别喜欢他们自己种植的葡萄。让我想起小时候同府夹道四号院中那个葡萄架上的葡萄。这种童年的记忆,不是人人都有。能在台湾唤起,更是无法想象。
吴老师一家都喜欢创意。他展示了几幅在美国的照片。其中一幅,是在拍摄《第三类接触》的那个山边打高尔夫球。他的孩子告诉我,那个山,也是拍摄《星球大战》的山。吴太太是位油画家,房间里悬挂的就是她的两幅画作。据夫妇两人介绍,他们的女儿也继承母业,在美国念高中时,就获得过全县的绘画大奖。现在,儿子正在准备上大学。
能这么有兴致地随便谈论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相当高兴。可惜的是,这中间除了吴教授来过北京,其他人都没来过。当然,萧老师从事科学教育,到过北京,但也只去过颐和园和圆明园。吴教授的夫人和孩子,去过深圳。对那里的商品和如何砍价记忆犹新。我希望他们能到北京看看北方都市的样子。
应吴教授之约,下周将在特殊教育系做两场报告。为此,我请学生找来大量特殊教育的文章,正在恶补中国特殊教育的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