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都在断断续续地下雨。
中午在阅读的间隙,骑车去了台湾银行。把人民币全部兑换成台币。随后,又骑车到海滨看了看。晚上,林老师和吴老师又来接我,说有个教师聚餐。地点在娜鲁湾饭店。这一次,参加者除了各系的几个教师、职工外,还有来自台大的一位原先这里的理工学院院长。自助餐中,一些“原住民”还表演了迎接的节目。林老师说,过几天,我们的亚洲儿童文学会议也将在这里召开。
由于学生调课,所以,这是我一个难得的休闲日子。在紧张地应付了第一次课程之后,把全天都放在了阅读刘慈欣的小说《超新星纪元》上面。这是一部我早就想读,但一直没有时间读的作品。读完之后,掩卷遐思,不胜感叹。小说的前半个部分极端出色,不可多得。对灾难的描写、对科技的描写、对孩子的描写、对情景之下人性的描写,都不失一部杰作。我一边读,一边甚至都想到如何跟科幻专业的学生们去讨论作品中的种种激动人心的地方。在这半部分的阅读中,谁能不对慈欣那种渊博的知识和肆意的想象力深为钦佩?
十分可惜,他没能坚持到底。
故事一旦进入跟美国孩子之间的“国际较量”,作者的想象力也不知道怎么,一下子便迅速衰落。
后半部分小说中的孩子根本不是孩子,年龄被蒸发了不说,人的个性还被可笑地定格和脸谱化了。
既然新纪元中的中国孩子能够成为一种全新的人类,那为什么美国孩子就必定会成为“帝国主义恶魔”呢?对作家这种前后想象力的迅速衰减,必须做更多考察才能有所发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