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杂谈 |
分类: 科幻文学 |
科幻文学:许我们一个未来
“一种包含有丰富时代特征和数不清好处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还仅只占有非常可怜的地位!”著名科幻作家吴岩曾这样感慨。的确,科幻和奇幻文学在全世界正蓬勃发展,但它在中国还不够主流。
而如果我们看到了8月24日在成都举办的国际科幻·奇幻大会的盛况,或许会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前景多一些期许。这次大会是继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以来,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科幻·奇幻交流大会。24日上午,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从国内外赶来的科幻迷就身穿会服、手持大会的海报和气球,在四川省科技馆广场排队等候了。当英国奇幻作家尼尔·盖曼、“加拿大科幻界的教长”罗伯特·索耶和中国科幻奇幻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叶永烈、刘慈欣等60多位大师出场时,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科幻迷们俨然一群狂热的追星族,拿出本子、T恤甚至伸出双手要大师们为其签名,其狂热程度不亚于追逐超女快男的粉丝!
与国际科幻·奇幻大会相比,今年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的出版虽不够热闹,但这套书却填补了我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的空白。该套丛书共分为6册,包括《科幻文学入门》、《亲历中国科幻》等。主编吴岩说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拓宽我国科幻文学理论研究,深化科幻文学的理论建设与学科体系。对于进一步促进发展新时期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这套丛书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随着科幻文学读者逐步壮大、科幻文艺理论的继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科幻的春天应该不远了。
原载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http://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12-13 3:15:25
前一篇:科幻新概念理论丛书新版即将上市
后一篇:帕慕克不喜欢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