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兴诗夏笳科幻北师大杂谈 |
分类: 科幻文学 |
刘兴诗和夏笳在北师大谈科幻
5月12日晚科幻文学课上,刘兴诗、夏笳、查羽龙、李晋西与科幻和儿童文学专业学生进行了座谈。下面是座谈发言的整理。
刘兴诗——
1、我们常常说科幻有两大流派:一是重科学流派,我们又叫它凡尔纳流派;一是重文学流派,我们又叫它威尔斯流派。重科学的流派作品里必须有科学主题,当然有社会主题更好。而重文学的流派作品则不一定把科学当成一回事,它们是用科学的外衣寄托人生观。这种流派或者称之为重社会学流派更合适,因为它关心社会现象。如威尔斯的《隐身人》,隐身法明显是不科学的,但作品的意义是在于揭示一个重大的社会主题——那就是个人无法脱离现实社会。不过当前,除了上述两种传统流派之外,我越来越认为已经出现了第三流派——重娱乐流派。这一派的作品既不探讨科学,也不探讨社会,只有离奇的幻想,看上去很舒服,纯属娱乐,我将这类作品称为娱乐派科幻作品。以上三种流派没有高下之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都为我们所需要。
2、科学幻想是科学研究的继续,在科学研究时如果有什么东西弄不清楚,有什么障碍跨越不过去,我们可以试着将所掌握的材料写成科幻作品,这是我在创作中的一个经验之谈。
3、我从事科幻创作的另一经验是——幻想从现实起飞。无论幻想多么蹊跷,都不应该离开现实生活,否则就是无源之水。科幻不等于未来学,我提倡写现实的科幻,如写沙尘暴问题,气候问题等。
夏笳——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科幻在中国的境遇与武侠在西语文化中的境遇非常类似。首先就西方科幻跟中国武侠各自而言,都是有着深厚渊源的。武侠文化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儒家和道家两派的共同支撑;而支撑起西方科幻的也是传统的对科技革命和基督教的信仰。所以他们在各自的源生地是自成派别的。其次,中国的武侠进入西方,西方的科幻来到中国,都经历了一个受误解的过程,正如我们现在会用凡尔纳来代替西方科幻,而西方人会用李小龙等同中国武术,其实都是不准确的。再次,科幻和武侠在异国土地上的底子是很薄的,且大规模集中深入地了解似乎也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中国许多科幻迷是根据近几十年西方科幻大片来确定对科幻的了解;而西方人也是根据近些年香港电影中的武侠片确定对中国武侠的了解,不过这种理解其实是片面的,断裂的。
另外两位老师讲的太短,没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