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教育杂志: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方法(三)

(2007-10-31 08:11:33)
标签:

教育杂谈

知识管理

学校

分类: 管理学
 

学校知识管理的内涵与方法(三)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 吴 岩 姚 翔

5.制作学校的知识地图,更好地发挥各类知识的作用。学校的知识地图,指的是针对学校中知识富集的地方制作的独特的示意图。一般来讲,形式知识富集的地方主要是图书馆、电脑室、档案室等存储智慧、信息和文件的地方。对这类地区的标示,有利于人们尽快寻找和使用形式知识。例如,一个希望开设“爱国主义电影”课程的教师,可以迅速发现电脑室中有大量他期望的,关于爱国主义的影片。这些通常较少使用的资源,便成了一个新课程的有利支持。知识地图上更重要的,是要标示出可能的暗默知识源泉。这些暗默知识的源泉当然就是教师和管理人员。每位教师除了正在教授的课程之外,必定有着自己的爱好和“不同凡响”的经历。这些爱好、经历、经验本身,就是相当出色的暗默知识的可能源泉。当新的任务来临时,当学校的难题无法解决时,拿出这个标示着教职工们的暗默知识的地图,或许立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人或办法。还以课程改革为例。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优秀的校本课程?与其安排一个人去重新学习一系列他所不熟悉的知识领域,不如找出一个本来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去开设全新的、属于他的课程。这样,新课程不但能真正新,还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6.加强知识管理的文化建设。文化是组织成员独特的处事方式。文化是一种黏合剂,能把价值观、仪式、基本管理制度甚至建筑物的设计与装饰都统一起来。这样看来,把知识管理的基本思考根植在学校文化中就显得特别重要。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文化是在组织发展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一方面,组织中每日的管理进程,能将文化潜移默化地植入职工的行为。如某小学和国内多数学校一样,每年带领教师利用假期外出休闲参观访问。但与多数学校不同,该校校长一定要在访问归来之后,组织系列会议,一点一滴地讨论外出学到的东西。这位校长将这种休假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利用起来,让休假变成知识获得与分享的过程。久而久之,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获得知识并分享知识,便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另一方面,一些重大的事件及其应对处理,也能形成文化规范。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参战后需要大规模征兵。要想从众多的候选人中迅速找到合适人选,实在不容易。为此,心理学家被邀请参加了征兵工作,步兵一号测验和步兵二号测验相继出炉。这些心理测量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选拔面临的问题。从此之后,在美国军界便形成了一种文化,无论是帮忙征兵还是解决战场中的问题,大家都倾向于找心理学家咨询。而心理学工作者也乐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并真的给战争提供了良好的辅助。突如其来的事件导致了美国部队中尊重心理学的文化的产生。在我们的学校,校长或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所做的知识管理决策,也一定会对学校知识管理文化的建构产生良好影响。

7.促发知识创新,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要想提高组织的竞争力,知识管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为此,学校需要对自己所拥有的形式知识进行一次清点,要设法将这类知识用在恰当的地方,让其对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学校还要从研究教师入手,将每位教师都看成知识产生的源泉,让每个人都能发挥知识创新的作用,打造本校所具有的、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讲到知识创新,必然会联想到创造力开发。最近几年来,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创造力的产生、创造的出现,是多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且,每个人都具备创造力,只要有恰当的制度、文化和刺激,人人都能有新的发现。新世纪的校长还面临着很多无法设想的困难。但如果校长能真正在行动中保持教师的创造性,那么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一句话,校长要从心中相信,知识管理是通向学校管理更高层次、具有更多独特性、更能有效应对外界变化的阶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