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科幻博览》第九期卷首语·死神来了

(2006-08-11 16:26:59)
分类: 科幻文学

《世界科幻博览》第九期卷首语·死神来了

死神来了

方晓庆 吴岩

 

《死神来了》是一部电影,颇有不少拥蹩,大致是说死神是存在的,死亡是注定的,而男主角恰恰可以勘破死神的踪迹,在死神到来之前千钧一发逃脱。虽然以悬疑片的身份叫座,但影片却难得地贯穿了一个“人定胜天”的潜主题,让人在应接不暇的死亡气息中从未泯灭希望。拿影片的名字来做题目,是因为在找寻这一期文章的共通点时,蓦然发现了许多跟死亡相关的构思。《熊发现了火》、《舍监》、《穿梭之信》、《童言无忌》、《一杯毒药》都在此列。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太会想到这个话题,想到了也不了了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就不再海市蜃楼般,而是有了切实的形体。面对死亡,每人个都会不由自主的胡思乱想,不停假设,不断取舍。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奔向死亡的一条跑道,各人的亢奋和消沉,执著和放弃让这段行程异彩纷呈。而相比一般人的遐思迩想,作家们往往更为敏感的对待死亡的话题。当科幻构思遭遇死亡这个关节,作品所呈现出的思考也格外引人瞩目。

《熊发现了火》是一篇淡而有味的文章,初见题目的我们会被这个奇异的设定所迷惑,颇费心思考量“熊发现了火”到底意味着什么,然而不管作品的主题有多么复杂,作者想说的肯定有一种类似天人合一境界的死亡。人在面对迟来的死亡往往不会心存侥幸,这种拖延会最终变成负担。小说中的“母亲”一直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熊的出现仿佛让她孤寂的内心重新获得了温度。她追求一刻最后的平和,在人群中,她的孤寂无人慰藉,而来到熊中间,她似乎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陪伴,天国的召唤在平静中到来。死亡在这篇作品中安详而伤感,文明的发展并未真正消除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母亲最后选择在熊群中离去也是一个无奈的觉悟。

《舍监》是另一篇围绕着“死亡”构思的作品。虽然时间旅行的题材并不新鲜,作者仍然在这个点子泛滥的领域创出了新意,“克罗诺斯王”和“节点报警器”都为完善时间旅行题材作出了贡献。然而各种关于时间旅行的设定都只是故事的背景,活跃在前台的是人物,这与那些以科幻构思为刻画主体的作品有根本不同。主人公“舍监”的性格是在情节的推进中一点点鲜明起来的,作为一名“死亡舍监”,比尔的卓越之处在于对客人生命最后段落的尊重。他不认为这一段等待的时光无关痛痒,而是竭尽所能让这最后的旅程走的无牵无挂。他是真正理解死亡,却没有用悲观虚无面对世界的人。他把本来灰暗压抑的死亡变得温婉动人,因为死亡是终止、是完结,这份面对死亡的坦荡达观因此显得无比珍贵。

《穿梭之信》是一篇相对较“硬”的科幻,有趣的书信体叙事方式和其中的绵绵情话让科幻的硬核稍微软了一些。作者一直耐心的埋设伏笔,为后来“难题”出现做着准备。主人公究竟能不能借助虫洞抵抗死亡,解救自己的未婚妻?这是个现实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确定的结局,不过作品本身一定能吸引不少虫洞爱好者继续论证。

《童言无忌》和《凯蒂的愿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死亡情节。同有“亲子”元素的构思,打出的亲情牌却一正一反。前者以死报恩,后者却以死忘恩。科学家与实验品之间的日久生情,使得“儿子”牺牲自己保全“父亲”;机器人对小主人的无私爱护,却换来无情的遗弃。同样的死亡结局,同样的悲剧氛围,却是两声截然不同的叹息。科幻作品的包容性于此可见一斑,那些情感处理流于模式化的科幻作品在此有了有力的正面榜样。

至于《一杯毒药》,短小的篇幅中巧妙诠释了什么叫做“生不如死”。行文简洁而流畅,毫不拖泥带水,却又不乏点睛的细节和留给人无尽想象空间的结尾。这篇的构思显然也围绕着“死亡”,其处理方式为创作超短篇科幻作品提供了经典范例。

最后,还有几句题外的话。在这期的文章中看到星河为《舍监》写的评论,言语之间的急切让人不能平静。肖洁的患病固然是一件及其不幸的事情,然而抵抗病魔的整个过程却让我们对生命的坚强肃然起敬。面对死亡,退缩和畏惧都是人之常情,而能够承受这些继续抗争的恐怕才是真的勇士。“负隅顽抗”并非一个褒义词,在这里我却希望肖洁也有这样顽抗到底的坚强。要知道她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许多人的期盼和祝福会始终凝结在她的周围,陪伴她把死神和病魔统统挡在门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