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丽江艳遇纳西人云南 |
分类: 独步神州 |
宏观上俯瞰丽江古城大研,感觉还是非常震撼的。但微观地深入大研街巷,那种激动就随着所见所闻而淡漠了
傍晚的古城街巷,各家各户的客栈纷纷点亮了灯笼,游客此刻更喜欢围坐在餐桌旁而不是流动在古巷内。
古城外的“王府井”轮廓,在迷离的霓虹灯闪烁中渐渐地分明起来。
柔软的时光,为可能到来的“艳遇”烘托气氛。“艳遇”是当地为了发展旅游而故意编织出来的宣传噱头。
当然,“征友”拼车结伴的结果,也的确为“艳遇”提供了极好的生存土壤。那就“摇一摇”或“扫一扫”吧
但是,游客以情侣居多。中国人一般不习惯独自一个人出游,更倾向于呼朋唤友“凑一拨”出发。
石板路、古建筑、颇具情调的客栈都是丽江的迷人之处,但丽江的核心却悄悄迷失了——原住民呢?哪去了?
川流不息的行人清一色是各地游客,生意人也来自四面八方。原住民拱手相让、外来客喧宾夺主了。
民间乐曲葫芦丝是丽江旅游纪念品的独特之处,但游客往往对此视而不见。
至于其他小零碎,实在没有任何新意与美感。这样的纪念品更谈不上具有什么纪念意义!
尽管鲜明地标注是“摩梭”,但游客似乎无意对其甄别真伪。没有围观、更没有抢购。
来自江西的皮匠不仅手工制作箱包、手袋、皮鞋,也兼顾少数民族的服装。在这里买一双做工细致的马丁鞋。
两口子日夜操劳,生意还不错。手工制作皮鞋、钱夹、箱包的作坊,在古城分布很多。
虽是纳西人地盘,但“非洲鼓”却充斥着不少临街商铺。鼓手身陷在鼓群中,不停地拍打招徕生意,成为丽江一景
昔日潺潺流水的水渠已经奄奄一息,断流的上游已经供不应求,溪水同原住民一样,与丽江古城渐行渐远。
这些穿上纳西族服装的文艺演出演员们,是不是纳西族已不重要了,关键是人家的有偿表演,打的旗号是纳西舞蹈
放眼世界的“国际旅行社”,出示的旅游自费都不高,但细问后才知道:只是“起步价”,许多景点还须另行收费
透过紫红色杜鹃花,灰色屋顶的大研古城缓缓铺开,最好就这样俯瞰或远眺,身在其中反而索然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