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岭南闲人
岭南闲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69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豪放词人的婉约艳词——苏东坡

(2025-03-03 14:20:04)
标签:

杂谈

豪放词人的婉约艳词

——苏东坡

我们关注出家人的世俗情怀,关注豪放派的婉约情调,说到底是要关注人性的复杂性,诚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马克思的座右铭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的制约,今天的人不可能还是昨天的样子,客观条件的制约是永远是人类活动的极限。自然界不就是人,人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或者特定情境的制约,懦弱的人常常有最英勇的行为,坚强的人往往作最无能的打算;粗野之人有时极为文雅,风雅之士有时极为粗俗;善良的人凶狠起来叫人害怕,凶恶的人仁慈起来令人感动。所以清代批评家尤侗说:“杜陵身遭离乱而《赠妇》诗云:‘香雾云环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昌黎欲烧佛骨者,而诗云:‘艳姬踏筵舞,清眸射剑戟’,渊明寂寞东篱而有《闲情》一赋;和靖妻梅子鹤有《吴山青》一词;范文正之刚正,而词云:‘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欧阳文忠之劲直,而词云:‘水晶双枕傍有坠钗横’”。(《西堂杂俎》一集八《五九支谭》)苏东坡也正是这样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生命个体。作为豪放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壮阔雄浑,豪情满怀,既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也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洒脱;既有一点浩然气,干里快哉风的飘逸,也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干古风流人物的高古。不过苏轼也还写下过几首很香艳的词,让人惊艳不已。与其他婉约派香艳词人不同的是,他的艳词咏叹的对象不是那些花街柳巷里的风尘女子,而是他的娇妻爱妾。让我们欣赏这几首词,见识一下他的柔情蜜意。

第一首《南乡子·集句》。苏轼在19岁那年,与16岁的王弗成婚,在新婚之夜看着妻子的美艳,随口吟诵了这首洞房诗,羞得妻子面红耳赤。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词的上阕,王弗的美貌让人难忘,其润滑如凝脂的肌肤,清扬曼妙的容貌静如弱柳扶风的体态,清脆婉转的歌喉,都让豆蔻年华的王弗魅力无限,让人过目难忘。词的下阕描写了苏王二人刻骨铭心的新婚之夜的欢娱景况,这种景况使人感觉时光苦短,青春易逝。一句罗帐细垂银烛背,直接描写洞房时令人脸红心跳的场面,突出了双向奔赴的那种相亲相爱的欢娱之情,形象细致地描绘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新婚燕尔之场面,喜笑言言之场景活灵活现,特别是最后一句,年少的莽撞与傻气跃然纸上。在语言上主要是通过化用和集用前人的句子,通过连缀组合的形式写出了当下欢愉,体现了苏轼对前人特别是唐代诗词的调遣能力。大多词句并非苏东坡的原创,而是摘自古人的诗词,但苏东坡将它们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

第二首《雨中花慢·其一》:

邃院重帘何处,惹得多情,愁对风光。睡起酒阑花谢,蝶乱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岭,待月西厢。空怅望处,一株红杏,斜倚低墙

羞颜易变,旁人先觉,到处被著猜防。谁信道,些儿恩爱,无限凄凉。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一般滋味,就中美,除是偷尝。

这首词以元稹的《莺莺传》为蓝本,将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囊括到这一首词中。曾经的张生,因为邃院重帘,不能见到崔莺莺,而愁对风光;后来,红娘来回传,张生得到了莺莺的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而欣喜若狂。当他兴冲冲地去赴约的时候,却被崔莺莺说了一顿,化为了词中的到处被著猜防。然而,好事若无间阻,幽欢却是寻常”——如果爱情不曾遭到了磨折,又有谁能体会到爱情的美妙和痴狂?一般滋味,就中美,除是偷尝,却写尽了两人幽会时的情景。

第三首《雨中花慢·其二》:

嫩脸羞蛾,因甚化作行云,却返巫阳。但有寒灯孤枕,皓月空床。长记当初,乍谐云雨,便学鸾凰。又岂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

丹青入画,无言无笑,看了漫结愁肠。襟袖上,犹存残黛,渐减余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后思量。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

这是苏轼写给侍妾王朝云的词。这首词既让人惊艳,又透漏出浓浓的悲凉。这首词的上阕,回忆了两人初次在一起的场景,直属胸怀,上阕结尾的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风霜,开始转入了下阕悲凉的氛围,我看着我为你画的像,画上的你不说话也不笑,更是让我愁肠百结。我的衣襟和袖口,还残存着你的眉黛痕迹,还留下了你身上的香味。有时候,喝多了酒,就忘了你,酒醒之后,又开始想你。细细想来,都是我辜负了你,让你曾经掉落了无数的眼泪。

第四首《皂罗特髻·采菱拾翠》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这首也是写给爱妾朝云的,字数限制,不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