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杭州感受风月无边

(2024-04-22 09:53:25)
标签:

杂谈

在杭州感受风月无边

杭州西湖已是我的第N次到访了,以前来到这里,总是醉心于那优美的景致而陶然忘我。此回却是心情大变,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在湖心亭那座著名的“虫二”碑前浮想联翩。传说“虫二”两字出自乾隆皇帝的手笔,在他下江南游西湖的时候龙心大悦,欣然命笔。众人一脸懵懂,纪晓岚看出圣意,于是出来为之作解,纪晓岚说:此乃风月无边也。众人听罢恍然大悟!原来,繁体字的风是“風”,将“風月”的边框去掉,不就是“虫二”吗?没有了边界,那便是风月无边!故事真伪无从考证。但这“风月”确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最先让我想起的自然是柳永的那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不过通观《雨霖铃》一词,在风月的背后,无非是凄风冷雨中的强颜欢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干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接下去还有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似乎是在批评人们偏安一隅醉生梦死的生活。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当时严酷的文化现实,或许会有不同的解读。为什么要醉心风月呢?答案就在西湖边上。岳飞像前,秦桧跪在地上。因为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似乎已经是历史的定论了,但结论是可疑的。明代的文征明有一首《满江红》说得非常好: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干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区区一个秦桧,他哪有那么大的权力敢杀一位大将,说到底还是揣摩上意的结果,也就是“逢其欲”而已,这也就是说皇帝要杀岳飞。那么皇帝为什么要杀岳飞,因为他力主抗金,迎回被俘的徽、钦二帝,这让现任皇帝情何以堪?所以岳飞死定了。因为皇帝老儿无意收复疆土,只想临安快乐,岳飞忤逆了圣意。

在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发明了一个让国人胆寒的名词:莫须有。据《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用以表示凭空诬陷。有了这个治罪案例,我们再来看“风月”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了。所以在历史上,风月其实就是一种明哲保身之道。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前记》说:

自从中华民国建国二十有二年五月二十五日《自由谈》的编者刊出了“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的启事以来,很使老牌风月文豪摇头晃脑的高兴了一大阵,讲冷话的也有,说俏皮话的也有,连只会做“文探”的叭儿们也翘起了它尊贵的尾巴。但有趣的是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谈风月就谈风月罢,虽然仍旧不能正如尊意。以为“多谈风月”,就是“莫谈国事”的意思。有了这些历史前提,我们再来看西湖风月,有谁还能真正的赏心悦目?因为教训就在那里,不能妄议上峰决策。看着苏堤白堤游人如织,三潭印月摩肩擦踵,真想把林升的《题临安邸》改动一下: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何须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管它杭州与汴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