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玉圣
杨玉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82
  • 关注人气:5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量福:海滩上十年的足迹

(2011-02-21 21:41:43)
标签:

杂谈

吴量福:海滩上十年的足迹——祝贺学术批评网十周岁[首届学术共同体论坛暨学术批评网创办十周年征文(之二十六)]
时间:2011年2月20日 作者:吴量福(美国) 来源:学术批评网
关键词:


海滩上留不下行人的足迹。人过,潮涌,沙滩依旧。这就是我对学术批评的感觉。本文的标题似乎不太通顺,但的确反映我的感觉。反复琢磨,也没想出更好的题目来。就这么样吧,任凭杨玉圣版主在发文时改动。

我对国内学术界的问题本无了解,直到2005年偶然访问学术批评网,才开始知晓一二。当时,我还以为这是一个讨论学术问题、公开评价学术研究和论文水平的地方。后来渐渐地认识到,“批评”二字不是指对学术研究进行讨论的“批评”,而是指“揭露学术丑闻”而言。学术批评网起到一些微小的威慑作用,使得没有“学人羞耻意识”的人心有顾忌。揭露抄袭之劣行是处理昨天发生的事。如果这个站多少使得有些人对抄袭望而生畏,那就是对明天的贡献。学术批评网也反射出中国学术界悲哀的一面。在2011年的今天,我们还在试图呼唤“学人的羞耻意识”!

我没有与杨玉圣仔细谈论他原创此网站的目的,但我猜测他可能当时也没有估计到学术批评网会变成一个“揭露丑陋学术”的空间吧?我更喜欢学术批评网上刊登的其他类文章,比如一些人物介绍——特别是老一代的学者们、学术会议的动态,等等,让我能更多地了解国内的情况。

我对国内学术界的状况持“基本上没有希望”的看法。大家在这发文章,批评、揭露学风不正之现象;大家写文章讲述引注不规范和抄袭的区别;大家呼吁有关当局对某人进行处理;大家写文章….., 10年过后,有了什么效果吗?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到海滩上的足迹这个题目的原因,这也就是我曾经称杨玉圣为唐吉坷德的原因。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没有改变之前,学术界的问题不会得到解决;在大家在超市里买奶粉还担心是“三鹿”时,学术界的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

我们还能看到,学术批评网还造就出一批虽无羞耻意识却很能想办法的人来。面对白纸黑字证据和公开的批评,他们能使用诬告、狡辩、沉默、“罩”住上级领导、混淆不规范与抄袭之间的区别、将脸皮厚起来等等招数脱身。而且,绝大多数都比较成功。

10年间,管理这样一个网站,费时、受累,还要得罪人,时不时地还被揪到法庭上去体验倒打一耙式的诬告。在此对杨玉圣的“遭遇”深表同情。

这是过去的10年! 再过10年,回头看,我们又将如何评价这个网站的作用呢?我建议,是否可以增加几个栏目,专门用来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请大家就某个命题、学术假设进行交谈。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或许能就某个学术命题勾画出一个好论文的轮廓。也许这样做会更有意义。

祝学术批评网生日快乐,也祝中国学术界早日恢复健康!

2011年2月17日

(感谢吴量福先生惠寄)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11年2月2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