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四川回来已经好几天了,好像仍然有时沉浸在某种情境之中。心中有时闪念想起曾在成都看到老人们打麻将悠闲快乐的样子。想起都江堰聚源镇,震后第一天赶场中,那个叫卖衣服的灾民;想起余震里很多孩子的笑容;想起一些刚刚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们的坚韧沉默的神情,我心中又冒出这样一句话,爱在行动的当下。灾难既然已经来了,就让我们经历和面对它吧。痛苦和忧伤既然已经来了,就让我们经历和面对它吧。重建开始了,开始的不仅仅是房子的建造,生活恢复常态,还有信心、希望、幸福感的重新建立。爱在行动的当下,是什么呢?是在现在的此时此刻,我们开始更真切、更持续、长久的相互帮助、依靠。在四川拍摄的十多天里,也看到了很多援助行动。在离开四川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也召集起了十多位四川本地的志愿者们,协商如何更好的在未来帮助灾区的人们。很多的机构、个人已经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我们该怎么做呢?四川的一位教育家提议成立一个援助小组,我想给它起名叫:良友援助联盟。“良友”的概念开始于1926年,就是伙伴和有共同志向的朋友。我们在网上已经聚集了数十位愿意加入我们团队的人们。援助的计划正在设计当中,我们将在当地政府和一些基金会的支持下,设立固定的援助点。长期持续得对当地的百姓进行生活上的陪伴和支持。抱怨、焦虑、愤怒不能总这样持续下去。在相互信任的援助中,把我们在灾难中唤醒的爱心和善良付诸于行动,付诸于当下的行动,是我们立刻要去做的。曾在五月底的一个夜晚,我和我摄制组的伙伴们,已经身心俱疲,我也一度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成都文殊院边上的一个茶馆里,见到了北京仁爱基金会的林秘书长。我们见面是商谈如何更好的去合作慈善工作。在疲惫中,我强打精神和他沟通时,他的一席话,突然让我醍醐灌顶似的警醒。突然感到身上疲惫之感消失,信心和力量在我身上奇迹般的开始恢复。他告诉我,现在我们应该感恩这些灾民,这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们,他们用如此大的代价,唤起了我们身上本来具有的一点点爱心,一点点善良的种子。我们自以为在帮助他们、施予他们,而实际上真正被帮助和施予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在心底里应该深深地感恩他们。他们用灾难的痛苦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帮助了我们,不是吗?细想想,是谁在激发和唤起我们,是谁让我们涌动出那么多的情感。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生命的显现,在生和死亡之中那么生动鲜活地告诉我们它的存在。说什么都太苍白无力了,我和我周边的朋友们,希望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和灾难中的人们一起共同重新开始。这几天和良友基金会的很多朋友总在说这样一个话题,行动如何保持它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在这场灾难中我们可能缺的不是钱,缺的也不是爱心和热情,我们可能缺乏如何实施爱的一个成熟的计划和方法。如何合理有序地分配我们的爱心,我们的力量,这是下一步我们要认真去协商和制定的。“每个人都想要面对现实,过安定的生活,想要忘却痛苦。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卖弄生色的情感,陷入等待的悲剧,沦为欲望的俘虏,漫无目的的过日子。不得不在彷徨焦虑中去争逐无端的风浪。”这是一段,这几天我看的一本书中一位禅师写的话。我曾经就是这样,数十年来身陷于各种烦恼和焦虑当中。总想在自己的领域里,获得更多人的承认和认可。总想挣更多的钱,满足自己生活的虚荣心。总是想方设法得去满足自己身体和情感的各种欲望,但随之带来的是更大的痛苦和挣扎。今天上午,我接到我的一位朋友的电话,他告诉我,经过这次地震,他反省自己一直以来希望做出能表达自己的影视作品,但现在他不这样想了。他想应该做出表达自然界的声音,表达大家共同需要的东西来。听到这句话,我的内心涌动着一种温暖的感觉。是呀,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想表达着自己小小的一个我,总是在想我想怎么样,我的感受怎么样,我愿意做什么。我也想告诉这位朋友,在这次灾难之后,我也希望把这个小小的我,融入到大大的一个我中去。这个我有很多很多人,很多很多生命。我们也许要学会更好的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从每一个小事做起,先学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们。时时提醒自己,爱在行动的当下,行动从自己开始做起。对不起大家了,又啰嗦了半天,还是干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