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废墟建筑质量钢筋公共建筑都江堰 |
“您说学校的建筑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我是学结构的,我不这么看这个问题。因为在灾区不仅仅是学校倒塌了,一些其他的公共建筑以及民房也发生了倒塌。”
这是今天刚刚看到的,建设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质疑灾区学校建筑质量的回答。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建设部否认灾区学校比其他建筑更容易倒塌。
这是分别位于都江堰和绵竹的两所学校,一个完好无损,一个已成危房,都没倒塌。伤亡的学生很少。这两张是分别拍摄于08年5月21号和5月22号。我还了解到,在离汶川震中不到20公里的一个学校,有5000学生。该校一个房子也没有倒,遇难一人。但这并不说明所有的学校都不存在建筑质量问题。
而这些照片中的学校,周围紧挨的建筑基本完好没有倒塌。独有学校的教学楼完全坍塌,伤亡学生有的100多,有的200多,有的甚至更多。而正是这些学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遇难学生家长们的质疑。我们在一个学校的废墟现场,恰巧碰上了同济大学的一个建筑专家,他告诉我们这个学校的建筑肯定存在质量。
“当地政府承诺,只要灾情稳定之后,一定要进行深入调查,请专家鉴定,这到底是不是建筑质量问题,一定要向社会作出一个公开透明的解释。这是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做的,这也是我在灾区看到的。第二,关于有孩子遇难的家庭,当地受灾群众安置点、当地政府都已经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安排,包括心理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安排都在进行之中。”
这是今天的另一条新闻,题目是“将深入调查倒塌校舍问题并作公开透明解释”。
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都江堰的两个地方。右边的这张分明可以看到周围的建筑如此的坚固,而偏偏塌下的是有数百个孩子正在上课的教学楼。塌陷得如此碎,生命付出了如此多的代价,难道还要让我们漠视它的存在?否认所谓的“不存在质量问题”吗?我不知道建设部的那位官员去过这些现场没有,从照片中他是否也能分析出这些建筑的结构有没有问题,建筑材料有没有问题。但我们从现场来看,主梁上的钢筋,有的像小指那样细。大梁据说按规矩应该有六根钢筋,但我们只看到了两根。有家长当着我们的面,拿起砖头中的粘连的水泥,用手一撮很快就变成了粉末。我还听到有目击者说,有的房梁里竟然塞的不是钢筋,是竹子。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事实,但我看到的是坍塌的教室,呈现在眼前的触目惊心。在四川灾区拍摄的那几天里,我接触到了一些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他们拿着孩子的照片,站在废墟上,哭泣,漠然,悲愤,激动。这些情绪足以造成又一次更大的伤害,无论对这些刚刚历经灾难的人们,还是对这个将要重新构建的社会。我甚至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学校废墟前,一位母亲对着一位镇里的领导下跪哭诉,不久发生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一位站在领导身边的人用脚踹了这位母亲一下,踹了一下一个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亲。而这位镇领导并没有制止这件事情的发生。如果这是事实,丧尽天良啊!后来我打电话采访了该镇的有关领导,这位领导否认了这件事。我也打通这位当事镇领导,他一听是有关学校的事,立刻挂断了电话。不过还好,我记录下那位被脚踹的母亲的倾诉。从她的表情来看,她似乎不是在撒谎。
在这个废墟前,曾经每天24小时都围着很多失去孩子的家长们。他们担心,在他们离开后,这个废墟被清理掉,从而失去了鉴定建筑质量的一个机会。当看到今天这两条新闻时,心中一愤一喜。毕竟我和这些家长们还算是相识一场,面对他们心中的痛苦和悲情至今无法抛去,想必他们现在依然还在焦虑和等待中。曾经有位失去孩子的父亲这样说:“我们希望对这些建筑的质量有一个说法,汲取教训,等将来盖好新教室以后,不要再像这些豆腐渣工程,让以后在这里上学的孩子有个安全的地方”。如果在失去这么多生命后,我们依然漠视某些问题的存在,拖延某些问题的解决,情何以堪。
这是6月1号在废墟前拍到的一群母亲,本不想再去想这些事情了,我也想写点给人希望鼓舞的事情。但今天在看了新闻后,不想就这么沉默。看看她们吧,尽快给她们一个答案吧!我们的人民公仆们?????????????????????可记得: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