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宮城記》連載十三

(2006-12-28 20:15:56)
《宮城記》連載十三
事实上,今天我们看到的紫禁城经过了明清两代王朝多次重建。而它的每次重建都作为国家大事被详细纪录下来。然而,唯独最初建设的过程,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记载当时重大事件的《太宗实录》只给我们留下了区区几十个字:

“癸亥,初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通为屋八千三百五十楹。自永乐十五年六月兴工,至是成。”

是由于紫禁城低调开工,史官难以知道内情,还是宫殿规模远非一个简单的巡幸宫殿,史官难以把握记载而讳莫如深,对于这个令人费解的事实,各种猜测众说不一。

 

《宮城記》連載十三

 

 

《宮城記》連載十三

 

《宮城記》連載十三

 

《宮城記》連載十三

 

与此同时,各地官道上,奔走着许多朝廷重员,他们是明朝的工部、吏部大臣,受皇帝的委托,到各地去组织上好的建筑材料。

这个工程几乎征集、网罗了中国各地最优秀的建筑用材。难以数计的人被卷入了这个浩大的工程当中。

 

木材来自四川、湖广、江西山西

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

五色虎皮石来自蓟县;

花岗石采自曲阳县;

宫殿内墁地方砖,烧制在苏州

城墙用砖在临清所烧。

宫殿墙壁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鲁山,加工在博山;

室内墙壁上的杏黄色颜料产自河北宣化的烟筒山。

 

工部尚书宋礼精疲力竭地出现在四川原始从林中,他是这个大工程的总负责人。工部尚书的职位相当于现在建设部部长一职。后来,他还负责了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这次他到四川负责督导楠木开采。这是个命悬一线的艰险过程。

 

明朝宫殿所有木料都要求用上好的楠木。这种奢华的讲究,在中国两千年间宫殿史上绝无仅有。伐木的艰辛和漫长超过所有人的经验。永乐帝组织的这次木材砍伐工作整整持续了13年。

 

《宮城記》連載十三

 

这是明朝朝廷首次在四川采木,因此有很多从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资源丰富。很多大木在河道的附近就能获得,以至于在马湖府山就采到了不少直径达数尺、数丈的大木。但是,由于楠木生长在深山之中的险峻之处,所以砍伐起来,不像在平地上可以自由地使用斧头之类的工具。因此先要找厢搭架子,使木头有所倚靠,以便于先把它的枝叶削除。然后,还要多名民工用绳子从各个方向把树固定牢靠,才没有坠损的危险。有时,为了砍一棵树,竟要搭长达三百六十丈的天桥。

 

《宮城記》連載十三

 

 

《宮城記》連載十三

 

 

当地人用“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话语来形容为此丧命的伐木工。100年后,嘉靖皇帝重建紫禁城在四川组织伐木时,难熬和残酷的全程才被记载下来: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归有光记载:湖广虽然地域广阔,但是木材量少并且都生长在险远之地,采伐还得等到雨水天气;四川山高路远,滩急漩险。官员和百姓冒着瘴毒和迷路之险,与虫蛇虎豹错行。财力和人力都受到极大的挑战。山高路远,滩急漩险,官员和百姓冒着瘴毒和迷路之险,与虫蛇虎豹错行。很多人在进山的路程中就一命呜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