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宮城記》連載十一

(2006-12-05 23:39:45)
分类: 《宫城记》连载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个叫邱福的人。丘福是安徽凤阳人,几年前,在辅助明成祖争夺皇位的战斗中屡立战功。他淳朴憨厚、骁勇善战,他深受明成祖的信任,在明成祖和大臣们商议朝政时经常让他第一个发言。在某一天的一个朝堂之上,邱福站了出来,向永乐皇帝提议,应该在北京修建一座宫殿,以备皇上巡幸时居住。成祖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在肇建紫禁城的过程中,更多的人物出现了。

 

《宮城記》連載十一

 

永乐帝派遣工部尚书宋礼前往四川,吏部的左侍郎师逵前往湖广,户部的左侍郎古朴前往江西,督办伐木工作…尚书和侍郎相当与现在的部长和副部长,派出这样的高官,可见明成祖对这项工程的极度重视。同时命工部在天下广征各种工匠,从全国各地征调士兵和民工前往北京听差。

 

至此,一场浩大而旷日持久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第二章:浩瀚工程 百万工匠

 

草场、琉璃厂、神木厂、方砖厂、大木仓。这些北京现在还在使用的地名,就是当年这场浩大工程的历史遗迹。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1406年,永乐四年。泰宁侯陈珪被任命为营建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的总指挥。在历史上,对此人的介绍记载只有短短的几行字。我们只查到,他曾跟随徐达征战,也跟随过永乐帝参与过靖难之变,并且深受信用。对于他肇建北京城和紫禁城的记载只有短短的9个字:“经画有条理,甚见奖重”。

 

《宮城記》連載十一

 

从这一年开始,北京的城市建设开始正式起步。有学者研究,在这一时期,陈珪所奉命督办的工程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紫禁城,而是,现在位于中南海的燕王府以及遗存的元大内宫殿。根据这一记载,研究者认为,陈珪这次受命所督造的宫殿,应该是对元朝旧宫殿的改建。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紫禁城的建设要等到十年以后才开始。

那为什么陈珪在这几年没有去营建真正的紫禁城,而是去改建元朝的旧宫殿呢。我们从今天堆积如山的史料中分析。国家刚刚经历很多大的灾害和一场战争,财力有限。而元朝时遗留的宫殿尚存,进行改建,省时省力,费不了太多钱财。在明实录中,我们可以寻找到这样的记载,永乐六年十月,朝廷分别给营造北京的士兵和民工发放了衣服鞋帽。这说明,当时宫殿的改建工程正在紧张的进行着。这时所盖宫殿,实际是利用太液池东岸的元大内改建的,奉天殿就是元大内的大明殿,并不是今天见到的紫禁城。

 

1406年,朱棣下令明年建北京宫殿的同时,还安排许多大臣到四川、湖广、浙江、江西、山西等地组织人采伐木材,在北京、山东烧砖瓦,这是为更大规模建设紫禁城而准备的。奉命在外的宋礼、古朴、金纯等人,正奔波在四川、湖广、贵州一带的丛林中,永乐帝还给他们写去了亲笔信,告诉他们,你们和军民在外伐木取材的辛劳,我日夜都在挂念着,现在天气渐渐转寒了,你们应注意节省人力。

 

营建北京昭,来到北京,陈珪这位朱棣的信臣,从奉旨赴京之日起,一直到他病逝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从未离开过北京,并且其唯一的司职就是负责营建北京。紫禁城的肇建,就应该是在他的直接领导下。遗憾的是,他并未看到紫禁城完工的那一天。

 

《宮城記》連載十一
 
《宮城記》連載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